針對很多地方啤酒銷售不使用《酒類流通隨附單》的狀況,吉林省吉林市酒類管理辦公室采取上游堵下游查的方式,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專項治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據吉林市酒類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偉介紹,專項治理活動開展以來,有百余名經銷商戶受到處罰或被責令限期改正,其中多半是不使用《酒類流通隨付單》的啤酒經銷商戶。
酒管辦的王貴普處長告訴《華夏酒報》記者,對于不使用酒類流通隨付單的啤酒業戶,一般采取聯合工商、公安、衛生、稅務等部門檢查的方式,從營業執照、衛生許可、稅務登記等環節提前“閘口”。即使有的經銷商不使用“隨附單”,但如違反其他部門的規定,照樣可以進行教育和處罰。如果在這些上游的關口沒有卡住,還可以從下游入手,對是否領取批發備案證明和零售備案證明以及酒類銷售商業賄賂等多道關口進行檢查。此次專項治理活動中,吉林市就單獨對江城啤酒銷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售市場的“搭箱”、“搭瓶”等商業賄賂行為進行了清理,有效凈化了銷售市場,確保了酒類流通環節的安全。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