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跟隨濟寧市質監部門執法人員來到泗水縣中冊鎮丁莊村。在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外,數千只已使用過的葡萄酒酒瓶堆積在一起,由于小院大門緊鎖,執法人員立即使用視頻監控車對院內環境進行監測,在對院內情況作了細致了解后,執法人員迅速聯系到小院葡萄酒窩點的生產者。記者在現場發現,所謂的葡萄酒作坊僅有一臺灌裝設備,而在酒瓶清洗處,數百只廢舊的酒瓶堆放水泥池內,除了一個自來水管外,沒有任何清洗設備和消毒設施。
執法人員經過現場檢查,發現了3桶用來勾兌葡萄酒的葡萄紫和胭脂紅、5個種類的葡萄酒成品126箱。據介紹,該窩點為“三無”黑窩點,所生產的“葡萄酒”全部是由葡萄紫和胭脂紅等色素以及酒精勾兌而成,根本不含有葡萄原汁。并且5種產品均出自一個灌裝管,屬于典型的冒牌貨,如果消費者飲用了這種化學添加劑勾兌的葡萄酒,將對身體造成很大傷害。同時執法人員還發現,所有的葡萄酒均假冒其他知名品牌,產品標志與外包裝和真品無太大差異,如果銷售到市場上,市民將很難辨認,執法人員依法對該黑窩點的產品和設備進行了封存、沒收。
上午11點40分,當記者跟隨執法人員趕到泗水縣大宇路的宏潤酒業有限公司時,該公司偌大的廠區內僅有兩名老人看守廠房,院內堆放著數萬只葡萄酒瓶。剛打開成品堆放車間的門,數千箱葡萄酒便展現在執法人員面前,經過仔細查驗,共發現12個品種的葡萄酒,共計1900余箱。此外,在該廠內除發現多個葡萄酒盛裝罐外,并沒有發現灌裝設備,而所有的酒瓶也僅僅通過自來水進行清洗。檢查中執法人員還發現該廠勾兌的葡萄酒中還添加了天然焦糖色素,而這在葡萄酒的生產中是堅決禁止的。
在食品安全“風暴行動”首日,執法人員共在泗水縣發現了3個葡萄酒生產黑窩點,共封存葡萄酒成品4000余箱,標值5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