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干紅嗎?我們這里有法國原裝進口的。”好友相聚,濟南一家酒店的服務員向我們推薦酒水。
“一瓶你能提多少錢?”一位熟知酒類銷售的朋友問,姑娘笑而不答?!拔姨婺阏f了吧,應該在10%左右?!?BR> 果真這么多嗎?記者幾經周折找到了前不久還在酒店當服務員的李靜(化名),她說:“我原來在的店,常見的法國葡萄酒有卡斯特美露干紅、卡斯特解百納干紅和卡斯特波爾多干紅,每瓶的提成一般是30元、40元、50元。隔一段時間,可以憑酒瓶上的膠帽、軟木塞從供應商那里領錢?!?BR> 在濟南的中高檔酒店,這三種進口法國干紅的價格一般是328元、368元、438元。僅僅給服務員的促銷費就達10%,再減去關稅、通關費、運輸費、倉儲費、品牌推廣費、酒店進場費和總代理、分銷商及酒店的利潤,這些“原裝進口”的法國葡萄酒本來該是多少錢?
去年北京一家媒體曾報道,“法國卡斯特出口中國的原裝酒,可能并不是高質酒。其中4款葡萄酒,離岸價僅為1.41-2.5歐元(約人民幣13.5-23.93元)。然而進入國內市場后,這些酒價格就扶搖直上,售價達200多到1000多元”。對前面提到的卡斯特美露干紅,業內人士稱,它的離岸價不超過1.6歐元。
據法國卡斯特在北京的一家總代理公司稱,離岸、到岸價是公司的核心機密,只有董事會才知道。但也透露,葡萄酒到岸后,綜合關稅加上通關費用等,綜合費用已達60%,加上品牌推廣的費用,代理商還要加價40%以上才有賺頭。
按照這個算法,以目前人民幣對歐元的匯率,卡斯特美露干紅如果離岸價為1.6歐元,到總代理手中時,成本應為27.5元,加上瓶裝酒的包裝費,成本約為40元,總代理商再提價40%,卡斯特美露干紅的批發價應在56元左右。
根據一位正在經銷該產品的分銷商給記者提供的信息計算:目前中國大陸地區的總代理商給經銷商的價格為80元左右,年底再據銷售額返還20%至30%(16-24元)。
可是,酒店的售價高達328元,中間的差價哪去了?
據介紹,經銷商給酒店的價格為168元(內含返還酒店服務員的提成),而中、高檔酒店又在此基礎上加價80%至100%。
如此看來,經銷商與酒店賺走了大頭。可是,經銷商也在叫苦:“進場費太高了,有的酒店一開口就要三四十萬,比其他國產酒類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沒辦法,羊毛只能出在羊身上。”而酒店又格外擅長利用人們的消費心理,進口葡萄酒的價格躍升也就在所難免了。
顯然,問題出在零售環節的混亂。這也意味著,消費者花數百元喝到的不過是成本十幾塊錢或者幾十塊錢的“原裝進口”葡萄酒——
據葡萄酒業內人士介紹,在法國,批發價在5歐元左右的屬于普通葡萄酒,而批發價在2.5歐元以下的,只算是“基本能喝”而已。
好一點的洋葡萄酒進不來嗎?價格不菲的高端酒固然有,但是價格超過10歐元的中檔葡萄酒想在中國站住腳卻難上加難。
目前,國產的張裕、長城等已經占據葡萄酒消費主流,形成了穩定的價格體系,張裕酒莊酒、長城葡園A區等最高檔的葡萄酒在酒店的零售價也僅在300元左右。同時,國內中高檔葡萄酒比歐盟市場同檔次葡萄酒價格普遍低40%-50%。也就是說,與其同檔次的法國葡萄酒,離岸價就要二三十歐元,加上各種費用,到代理商手里時,成本價格已幾乎和同檔次的國產酒在酒店的銷售價持平,哪還有利潤空間?
對消費者而言,花幾百元喝瓶“原裝進口”,但在原產國只算是“基本能喝”的法國葡萄酒當然無可厚非,畢竟那也是舶來品??墒?,如果把價格換算成歐元,以為喝到的就是巴黎戴高樂機場免稅店里幾十歐元的葡萄酒,誤會可就大了。
編輯:孫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