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路橋區城南工商所執法人員在峰江街道左川胡村五區34號查處楊梅酒850斤,藥酒270斤,散裝白酒500斤,案值達1萬多元,執法人員當場給予暫扣。
據初步調查,當事人朱某在未辦理相關前置許可證及工商營業執照的情況下,擅自于2007年4月3日起,在峰江街道左川胡村從事散裝藥酒、楊梅酒的加工、銷售。至案發時,當事人朱某已生產楊梅酒4000斤、藥酒500斤,已銷售楊梅酒1150斤、藥酒230斤,共計經營額4.3萬元,銷售額3.5萬元,獲利1萬元。
為整治、規范、凈化散裝酒市場,阻止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質量低劣散裝酒和毒酒流入市場,讓老百姓喝上放心酒。日前,路橋區工商分局的執法人員對集中分布在城鄉結合部、農村市場等薄弱環節的散裝酒銷售開展了以整治、規范為重點的清理整頓行動。
據了解,這樣的手工釀酒作坊在鄉鎮農村很多,隆冬將至,喝一些烈性白酒、藥酒能暖和身子,現在市面上的一些散裝酒不僅價格便宜,還能起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因此倍受市民的喜愛,但市面上的散裝酒多為不合格產品。
據執法人員介紹,加工酒類產品要有衛生許可證、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和酒類專賣生產許可證,國家對這些加工企業的儲藏倉庫、各車間的衛生條件要求比較嚴格,要設有生化室、精密儀器室、檢驗室、留樣室等硬件設施,質檢機構要完備,一般的手工加工作坊根本不具備生產散裝酒的條件。手工作坊生產的散裝酒,無法控制甲醇、雜醇油的含量,酒中甲醇、雜醇油過多,人喝多了輕者產生頭昏、嘔吐等癥狀,嚴重的會導致失明。為使散裝酒口感好、色質鮮,有的在加工中使用一些違禁的色素和添加劑,人吃了這些添加劑后,會日積月累的沉積在人體中,從而產生各種疾病。在一些細菌滋生的環境里,金黃色葡萄球菌、黃曲霉毒素等很容易進入酒糟中,人喝了含金黃色葡萄球菌、黃曲霉毒素的酒日久也會致癌。
據有關報道,散裝酒是高危食品,我國各地曾多次發生因飲用散裝酒導致殘疾甚至死亡的惡性事件。可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人對它的危害性缺乏認識,據工商部門介紹,泡藥酒、喝藥酒都很有講究,因人而異,如配制不當或飲用不當,則后果不堪設想。因此,飲用藥酒時,最好到藥店購買,在醫生指導下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