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離中秋佳節還有一段距離,但是相信各個葡萄酒企業正在著手做一系列中秋促銷大戰前期的準備工作。其中可能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面對即將來臨的銷售旺季,很多企業都會制定翔實的營銷計劃。比如有的企業會推出新產品、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有的企業會改變促銷計劃、有的企業會宣傳新的賣點等等。
對于葡萄酒企業來講,通過營銷活動來推動銷售,提高品牌美譽度或者加固品牌知名度,然而這些營銷活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葡萄酒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形成一種雙向溝通。如果營銷活動達不到有效溝通的品牌傳播目的,我們可以認為最終企業只是塑造了一個“暴發戶”性質的商標,即只有廣泛的知名度而沒有品牌個性的企業符號。
一句話,我們的營銷訴求沒有得到消費者的信任,也就不能在消費者的頭腦中樹立一個鮮明的品牌形象。那么,是由于葡萄酒企業的營銷人員沒有這種意識嗎?顯然,如果我們這樣說,是不負責任的。其實,正是因為我們急于樹立品牌個性,而同時卻缺失堅實的品牌積淀,導致葡萄酒企業在營銷傳播過程中,品牌不能提供給消費者足夠的有形或者無形的想象空間,甚至過度的不實宣傳被披露曝光而導致消費者的憤怒和失望。葡萄酒企業在營銷溝通時,如果不注重與消費者長久信任關系的建立,濫用營銷操作手法來攫取短期利益,那么最終我們修建的只是一座堆積在沙灘上的“葡酒大廈”。
因此,葡酒營銷,向市場傳遞值得信任的產品、賣點或者品牌形象,才不會讓我們在一個不成熟的國內市場中“走得太遠”。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尹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