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端白酒市場需求旺盛,一些“中低價位”的二線品牌白酒企業也進軍其中,推出售價千元甚至更高的高端白酒產品。二線品牌白酒企業也躋身高端白酒市場,對茅臺、五糧液等傳統高端白酒形成沖擊,高端白酒市場“碎片化”趨勢或將進一步加劇。
一線二線品牌都能火?
前不久,湖北珍珠液酒業在武漢開了第一家旗艦店。這家從湖北南漳走出的并不知名的白酒企業,將旗艦店開在“寸土寸金”的武昌新商業街“楚河漢街”。筆者在店里看到,一款帝王系列醬香20年白酒標價1280元,1.5升醬香型白酒標價2888元,一壇盛放在“貢瓷”里的“帝王酒”標價15888元。
稻花香、枝江、白云邊被稱為鄂酒“三朵金花”,產能占據湖北白酒規模企業產能的70%左右。這三家白酒企業長期定位于中低端市場,以幾十元至一百多元的親民價格,占據極大市場份額。但近年來,這些白酒企業也紛紛走起高端路線。
例如,稻花香酒業推出的高檔品牌清樣酒,市場價1880元。白云邊酒業推出的三十年陳釀,售價更是高達3000多元。枝江酒業推出的52度30年陳釀600毫升裝,售價999元。
除“鄂酒”外,陜西西鳳、湖南酒鬼、山西汾酒、江西四特、四川郎酒等企業,也不斷推出高檔品種。
筆者從湖北省糖酒副食公司了解到,2011年武漢地區五糧液銷售額2億左右,而“稻花香”的清樣酒銷售額達到了5000萬元。這對起步較晚的“鄂酒”品牌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
買的不喝,喝的不買?
在高端白酒市場被傳統品牌占據,國家對“三公”消費嚴格控制,市場空間受擠壓的情況下,為何一些走中低價路線的白酒企業也進軍高端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市場空間、盈利能力和品牌提升需求是其主要原因。
首先,高端白酒仍有一定市場空間。武漢名之行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波分析,茅臺、五糧液等高端品牌,太過“惹眼”,且假酒不少,品質難保證。本地酒業企業推出的高端酒,雖知名度不及茅臺等知名品牌,憑著口口相傳,也深得當地人認可。
在國家嚴控“三公”消費的背景下,“禮品酒”仍是高端白酒的一個重要流向。湖北珍珠液酒業大區經理王旭東認為,買酒的不喝酒,喝酒的不買酒,買高端酒的絕大多數都是送禮的,私人喝、商務宴請的只是少數。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送禮要送有點檔次的酒,不同品牌的高端白酒,有別于傳統的茅臺、五糧液等老面孔,也提供了送禮新選擇。”某酒廠銷售經理說。
筆者發現,這些標價過千元的高端白酒,都在包裝、工藝、品牌內涵上下足工夫。稻花香“清樣酒”打出了“收藏級”白酒旗號。珍珠液酒業則稱,標價15888元的“帝王酒”,酒瓶用的是景德鎮手工燒制的釉下五彩瓷,具有較高收藏價值。
其次,高端白酒的豐厚利潤是吸引白酒企業投身其中的最重要原因。王旭東說,銷售一瓶15888元的高端酒,要實現同樣的盈利,賣10元一斤的瓶裝酒可能要賣一車。去年珍珠液酒在南漳縣的銷售額是4800萬元,其中80%是靠高端酒。
此外,推出高端產品也能提升酒企品牌形象,帶動旗下其他產品銷量提升。
激烈拼殺,路在何方?
此前,高端白酒的市場競爭集中在茅臺、五糧液等一線品牌上,集中度較高。專家認為,受外部環境影響,目前傳統高端白酒增速正在放緩,而湖北、湖南、貴州等省都在力推自己的高端品牌,高端白酒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武漢市五糧液經銷商劉女士表示,自己有一個大客戶,以前宴請、接待用酒不是茅臺就是五糧液,但近年隨著“鄂酒”高端品牌的崛起,他已選擇本地品牌了。
武漢茅臺經銷商張野說,近年來地方白酒企業不斷推出高端酒,人們對這個價位的酒有了更多選擇,廠商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一些專家對“鄂酒”高端白酒的“紅火”表示擔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學院市場營銷系副教授杜鵬表示,湖北酒業“先天不足”,在水源等自然資源上遜色于貴州、四川等地,因此需要“后天補足”,通過先進的生產工藝、優質的釀酒原料維護白酒品質。若一味追求擴張,一招不慎,將會殃及旗下其他品牌。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現在白酒企業普遍日子好過,五年后中國白酒市場或許會更大,但高端白酒市場不可能無限增長,未來也許會到達產能過剩的拐點,屆時,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一些底蘊不足、品質不高的高端白酒可能會失去陣地。只有立足產品質量,同時不斷適應多變的市場,企業才會贏得市場主動。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