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19日,原縣級宿遷市升級成為地級市。16年來,在宿遷白酒產業的發展脈絡中,政府時時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
建市之初,由于工業基礎薄弱,宿遷不得不面對自己是江蘇這個發達省份里經濟短板的現實。直到1998年,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振興蘇酒”的口號,宿遷終于迎來了一個發展機遇。
此后,洋河雙溝改制、洋河股份上市、洋雙整合成立蘇酒集團,一系列震動整個白酒行業的事件,將一度沉寂的江蘇白酒重新帶入人們視線的中心,勾勒了中國白酒產業發展的“宿遷模式”。在這一模式背后,一方面是企業自身具有創新意識,而另一方面,政府這只推手的意義非同尋常。
2011年6月,馮巖調任宿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主抓工業經濟、環境保護、工商、質監等。和宿遷市各級領導一樣,馮巖對宿遷白酒產業特別是蘇酒集團的發展表現出了支持的態度。隨著宿遷成為繼宜賓之后的又一“中國白酒之都”,當下,馮巖對宿遷白酒產業的發展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外地企業都優惠,
自家的為什么不重視?
《華夏酒報》:您認為在白酒產業集群發展中,政府應當扮演什么角色?
馮巖:政府應是服務的角色,不管是對大企業的發展,還是對“小巨人”的培育,我們都要加大幫辦的力度。特別是在技改推進的過程中,作為政府就是要真正幫助協調,掃清阻礙企業發展的障礙。此外,政府還要制定政策鼓勵企業的發展。目前我們正在對白酒方面進行調研,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大企業做大做強,小企業跨越發展。
《華夏酒報》:您對政府服務角色的體會是什么?
馮巖:我們都是無條件地支持洋河和雙溝的發展。在調任宿遷市人民政府之前,我在泗洪擔任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當時參與了雙溝酒業園區的規劃。當時需要洋河出3000萬元的拆遷費,我們就沒讓洋河出一分錢,全部是泗洪縣里出的。當時我的理念就是外地的企業過來投資我們也會給優惠,我們自家的企業為什么不重視?
《華夏酒報》:政府在企業培育方面的計劃是什么?
馮巖:我們是“抓重點帶一般”,重點就是培育洋河、雙溝兩大骨干企業,此外再培育一些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以上的酒類“小巨人”。我們把年銷售額5000萬元作為一個門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檻、1000萬元再作為一個門檻來進行梯次性的培養。不是只抓洋河、雙溝就行了,作為白酒之都要有內容才行,所以我們有“小巨人”,有后備隊。
《華夏酒報》:企業之間會有進一步整合的想法么?
馮巖:有的。我們首先會從市內做起,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可以采取以大帶小或是強強聯合?,F在我們也有好幾個有規模的企業,比如御珍、乾隆天子、秦淮酒等,都是江蘇省著名商標,他們之間也可以相互聯合,不一定都是讓洋河來收購。
宿遷工業經濟
我就抓五個方面
《華夏酒報》:您作為主抓工業經濟的市領導,對宿遷白酒產業未來3年到5年的發展有什么計劃?
馮巖:對于包括白酒產業在內的宿遷工業經濟,未來3年到5年,我就準備重點抓五個方面:第一是抓大企業大集團的培育,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企業重組,包括對內和對外;第二個方面是抓特色產業的集聚;第三個方面是抓創新驅動;第四是抓載體的建設;第五個方面就是抓政府服務。
《華夏酒報》:特色產業將通過什么方式集聚?
馮巖:宿遷市區現有七個區,每個區我們只抓一至兩個特色產業,比如洋河新城抓白酒和保健食品產業,宿城區抓智能電網,如果洋河新城引到了智能電網企業就要放到宿城區去,宿城區引進的白酒或保健食品企業也要放在洋河新城。這樣做的好處是差別競爭、特色取勝,不會出現同質化的惡性競爭。
《華夏酒報》:創新驅動的表現是什么?
馮巖:比如說在科技方面,我們專門建了一個研發機構叫做蘇北工業技術研究院,江南大學專門在這里設了一個食品研究院,為我們的白酒之都做技術支持,實現資源共享。今年6月28日,國家白酒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也投入使用。
《華夏酒報》:白酒載體建設打算怎么做?
馮巖:在載體建設方面,我們絕對不走蘇南的老路,不用每個鄉鎮都做。比如說泗洪有23個鄉鎮,只在5個鄉鎮做項目集中區。白酒方面有3個集中區,包括規劃10平方公里的洋河酒業園區、5平方公里的雙溝酒業園區和3平方公里的泗陽來安基地。另外還包括在洋河新城,我們規劃了一個2平方公里的集中區,把一些小型白酒企業集聚在一起。
讓酒都宿遷
成為人們向往的地方
《華夏酒報》:今年8月宿遷被授予“中國白酒之都”稱號,政府對此會有什么新的動作?
馮巖:在宿遷獲得“中國白酒之都”稱號之后,我們會加大對外推廣的力度。很多人目前只知道洋河,不知道宿遷,所以我們要借洋河品牌的力,借白酒之都的力來擴大對外影響。這個“影響”一方面會有利于提升宿遷的對外知名度,另一方面會有利于招商引資,包括吸引酒類配套企業落戶宿遷。以前包裝都是在外地,現在我們是就地就近,這樣就減少了運輸費用,給宿遷提供了就業崗位,稅收也留在了宿遷,何樂而不為?當然,我們也會有優惠政策,對企業也有好處,是個雙贏。
《華夏酒報》:比如說會怎么推廣呢?
馮巖:我們會借旅游來宣傳酒,洋河酒廠本身也是工業旅游的重點?!坝⑿勖谰粕鷳B好”是我們旅游的品牌,“項王故里、讀霸天下”是我們的宣傳廣告語,這個已經在謀劃。另外,我們還會推出公益廣告,洋河酒廠目前也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這個想法很好,企業發展到這個階段更需要有社會責任感。
《華夏酒報》:聽說洋河新城原來沒有自來水,在12月18號左右會通自來水,這是為什么?
馮巖:原來洋河的城市居民用水都是地下水,在成立洋河新城后,為了保護水資源,我們決定引入自來水供城市居民使用,地下水留給釀酒企業用。宿遷是江蘇省13個地級市中唯一沒有酸雨的地方。宿遷市的所有縣區是不允許引進化工企業的,如果想要引進的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在億元以上的可以落戶到我們的一個生態化工園區內。宿遷的基建和環保都是同時進行的,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要百分之百進行處理,洋河新城也是這樣。
《華夏酒報》:很多地方都在打造酒都、酒城或是酒鎮,宿遷的差異化是什么?
馮巖:宿遷的差異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綿柔型白酒進行提升和細化,要真正走向國際化。二是要做大原酒生產,目前我們洋河酒業園區、雙溝酒業園區和來安基地的重點是在原酒生產,而且是高質量的原酒生產。原酒就是我們最大的支撐點。
《華夏酒報》:拋開規劃和數字,您希望宿遷作為白酒之都未來會發展成什么樣子?
馮巖:要使這個地方真正變成人們向往去的地方。我們是把洋河新城作為世人尋夢的地方來打造的,到酒都來要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這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酒都,不光是看現代化的工廠。洋河是一個創新型企業,所以對酒都宿遷來說,會在歷史中彰顯現代化,讓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