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余年以來,南非葡萄酒業經歷了高速發展。但去年,該國葡萄酒產量卻下跌5%,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加劇,南非葡萄酒所面臨的壓力也日漸上升。
標準銀行集團(Standard Bank Group Ltd.)農業部門主管Willie Du Plessis表示:“葡萄酒業不僅是南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非農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國際上已經具有頗高的威望,同時也越來越成為葡萄酒旅游的勝地之一。這份財富應當給予積極的完善和維護。但目前國內國際的一些因素使南非葡萄酒業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經營模式、葡萄品種構成和市場環境。生產商不能只盯著眼前利潤,而應當將眼光放得更長遠。”
Du Plessis說,近年來,南非葡萄酒生產傾向于白葡萄品種并受益于此。但從目前來看,南非新增葡萄種植面積十分有限,而且多數為白葡萄品種,這對行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過去5年中,南非葡萄種植面積大幅下降,而由于紅葡萄酒的供應過剩,南非新增的種植面積中,82%為白葡萄品種。這種現象非常不利于生產商順應市場的變化,在增加了種植商成本的同時,市場風險也隨之上升。目前,南非葡萄酒業的發展主要依賴國際市場,其國內市場仍處于1993年的水平。
根據 Vinexpo的調查,中國將于2012年成為全球第七大葡萄酒消費國,年消費量達10億瓶。Du Plessis認為,這為南非葡萄酒業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當然,中國對于南非葡萄酒來說還是一個新市場。2009年,南非葡萄酒出口量約為39萬千升,其中對中國出口量僅有400萬升。對于南非的葡萄酒生產商、出口商來說,在中國市場樹立南非葡萄酒品牌將商機無限。“在這種情況下,南非葡萄酒業調整生產結構,適合新的市場形勢成為當務之急。”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徐菲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