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元的不斷走強對美國市場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帶來嚴重影響,一直頗為流行的奔富(Penfolds)和黃尾(Yellow Tail)等澳大利亞葡萄酒品牌逐漸被阿根廷和新西蘭等國家的低價品牌所取代。
澳大利亞最大的葡萄酒生產企業福斯特集團(Foster's)的銷售也受到顯著影響。尼爾森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截至2010年11月底的3個月內,福斯特集團在美國的葡萄酒銷量下跌13%,至此,該集團的美國葡萄酒市場業務已經連續14個月出現下跌。
尼爾森從美國超市、葡萄酒零售店等場所采集的數據顯示,福斯特集團的市場份額下跌了24%。而澳洲葡萄酒的主要對手法國葡萄酒在美國市場也遭遇不利。澳大利亞和法國成為美國葡萄酒市場最大的輸家。
相比之下,阿根廷和新西蘭葡萄酒卻在美國市場出現強勢增長,增幅分別高達33%和 40%。雖然這一數據并不包括美國的餐館、俱樂部等即飲場所,但這兩個國家的葡萄酒無疑已經占據了25%的美國市場。
尼爾森數據顯示,這3個月內,受經濟復蘇的推動,美國葡萄酒市場增長了6%。 同時,美國人仍然傾向于居家消費酒精飲料,減少外出就餐活動。
正當澳大利亞葡萄酒在美國市場遭遇下滑之時,福斯特集團宣布將于2011年初拆分葡萄酒與啤酒業務。該集團的葡萄酒分支 Treasury Wine Estate在美國市場擁有相當龐大的業務,旗下貝靈哲(Beringer )品牌占到該集團美國葡萄酒業務收益的50%。有利的一點是,貝靈哲品牌的收益超出 Treasury Wine Estate的平均收益,其加州業務增長了1%。Treasury Wine Estate的北美分部總經理Stephen Brauer表示,該集團該注重發展8美元—20美元/瓶的高檔產品,逐漸撤離低端產品。他希望,到2013年, Treasury Wine Estate能夠成為快速增長的高端葡萄酒生產企業。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從該季度其他著名的澳洲品牌來看,黃尾銷售額下降2%,保樂力加旗下的杰卡斯(Jacob's Creek)持平。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徐菲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