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福斯特旗下Carlton & United 啤酒公司總裁Stephen Matthews表示,澳大利亞啤酒市場短期內(nèi)仍面臨挑戰(zhàn)。
據(jù)世界著名消費市場研究機構(gòu)歐睿國際(Euromonitor)的數(shù)據(jù),2009年,澳大利亞啤酒市場增長了2%,主要是受即飲型飲料(RTD)因提稅而出現(xiàn)銷量下滑的推動。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啤酒業(yè)正處于復(fù)蘇時期,高端啤酒銷量繼續(xù)上升,精釀啤酒越來越流行。另外,澳大利亞國產(chǎn)標準啤酒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如推出各種加味啤酒等。
澳大利亞市場的進口啤酒多半為高端貯藏啤酒,其中以科羅娜特釀(Corona Extra)為主導(dǎo)。2009年,進口貯藏啤酒占到澳大利亞市場高端貯藏啤酒銷量的12%,占到該國啤酒總銷量的2%。喜力、貝克、健力士、時代(Stella Artois)和卡斯卡德(Cascade)等國際品牌均在澳大利亞國內(nèi)生產(chǎn),未被計入進口啤酒。
在非即飲渠道,Coles Supermarkets和Woolworths澳大利亞兩大啤酒零售商。它們均從國外直接進口啤酒,同時也銷售在澳大利亞生產(chǎn)的國外品牌啤酒。
&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nbsp; 超市自有品牌啤酒目前在澳大利亞算是一個新事物,但增長引人矚目。受超市自有品牌的銷量不斷上升、高端啤酒增長趨緩、居家消費盛行等因素的影響,到2014年,澳大利亞啤酒每升均價將由2009年的7.18澳元降至6.38澳元。
預(yù)計到2014年,澳大利亞啤酒消費量將增長10.1%,至206萬千升,銷售額則由2009年的134.6億澳元下滑至131.6億澳元。
轉(zhuǎn)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yè)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fā)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徐菲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