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球葡萄酒拍賣市場延續了去年的升勢,第一季度,香港葡萄酒拍賣會交易額再次超越美國。共有6場佳釀拍賣會在香港舉辦,拍賣數量為6,576件,拍賣額達5500萬美元;在美國舉辦了8場拍賣會,拍賣數量8,428件,拍賣額為3220萬美元。
從單件藏品拍賣均價看,香港拍賣會的佳釀成交價高達8,378美元,美國僅為3,816美元。當然,這兩個市場有著顯著差別,香港市場主要專注超高端藏品,而美國市場成交的佳釀則檔次較低一些。
阿奇拍賣行(Acker Merrall & Condit)執行總裁John Kapon預測,佳釀市場將延續2011年的升勢,但美國兩大拍賣行勢均力敵的情景可能將不會重演。由于香港對頂級波爾多佳釀的需求量持續高漲,頂級葡萄酒將繼續流向香港市場,紐約仍然是主要的佳釀拍賣市場,但對波爾多以外的佳釀需求更大。
不過,美國佳釀拍賣市場的形勢也極為樂觀?!镀咸丫朴^察家》的拍賣行價格指數數據庫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市場佳釀拍賣額較去年第四季度上升了8%,保持了連續3個季度的增長。所有拍賣行的平均成交率保持在97%,近半數受托拍賣的佳釀價格高于去年第四季度10%以上。今年第一季度拍賣額較去年第四季度上升32%,單件成交均價由去年同期的2742美元升至3816美元。
蘇富比葡萄酒部門總裁Jamie Ritchie說:“美國市場的佳釀價格也在不斷上漲。收藏者委托拍賣的超值佳釀更多,而且買家數量也在上升,尤其是來自亞洲的買家不斷在紐約市場出手拍下大量佳釀。我認為,越來越多的亞洲買家會到紐約、倫敦等地的拍賣行收集珍品。另外,美國和南美等地區的買家出手也更為大方?!?BR>
今年一季度,美國成交額最高的三大拍賣行分別為扎奇(Zachys,1120萬美元)、Hart Davis Hart(近1060萬美元),阿奇(700多萬美元)。在香港市場,成交額最高的是阿奇,成交額為2160萬美元;其次為佳士德,990萬美元;扎奇第三,920萬美元。
美國市場漲幅最大的葡萄酒為1985年份Bruno Giacosa Barbaresco Santo Stefano di Neive Riserva,在扎奇行以1,210美元成交,較去年第四季度均價上升215%。單件成交價最高的是一大瓶1982年份拉菲,在 Hart Davis Hart拍賣行以41,825美元成交,上升32%。其他成交價格變化較大的佳釀包括:2000年份J.-F. Coche-Dury Corton-Charlemagne,在扎奇行以單瓶 2,521美元成交,升127%;1976年份酩悅珍藏干香檳(Moet & Chandon Brut Champagne Cuvee),在Hart Davis Hart拍賣行以2,271 美元成交,升168%;1982年份Chateau Leoville las Cases St.-Julien ,在蘇富比拍賣行以807美元單瓶價成交,升92%;;2005年份Anne Gros Richebou文章來源華夏酒報rg,在阿奇行以691美元單瓶價成交,升73%;1985年份 納帕谷Opus One,在Hart Davis Hart拍賣行以單瓶價120 美元成交,跌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