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酒旅游業的推動下,南非葡萄酒出口獲得了顯著增長。
擁有326年悠久歷史的南非布朗酒莊(Boschendal)剛剛迎來了一批挪威游客。“目前市場還算穩定,但我們仍然面臨著十分激烈的競爭。”布朗酒莊的Jamiel Ryklief在迎接客人后接受采訪時說。
挪威目前是南非第三大葡萄酒出口國,而南非葡萄酒業正面臨著出口市場的挑戰。
17世紀早期,最早的荷蘭移民到達南非,帶來了歐洲的釀酒技術。如今,南非已經成為全球第七大葡萄酒生產國,每年為南非經濟創造數十億蘭特。1948年至1990年南非實行種族隔離制度期間,南非葡萄酒不允許銷往國外。而今,南非55%的葡萄酒產量用于出口,近十年來,其出口量翻了三番。但2009年以來,南非葡萄酒出口量和出口額下降了約4%,出口額為77億蘭特(合7.91億歐元)。幸而南非高檔瓶裝葡萄酒和散裝酒對最大市場英國的出口仍然十分強勁,另外,挪威等新市場的開發也推動了出口增長。
“我們對北歐市場的出口十分可觀。”南非葡萄酒協會發言人Andre Morgenthal表示,“南非目前是挪威最大的新世界葡萄酒出口國,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除此之外,南非葡萄酒對亞洲出口也增長顯著,雖然目前在亞洲市場的基數仍然較低。“這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我們在亞洲市場的挑戰在于引導人們喝葡萄酒,將餐酒搭配的文化帶給他們,使他們習慣于以葡萄酒佐餐。”Morgenthal說。
如今,南非葡萄酒業與旅游業已經緊密結合起來。Boschendal's Ryklief說:“游客們在葡萄園里品嘗美酒,他們回國后,就成為我們的“營銷者”。葡萄酒之于他們,已經不僅是一種產品,而且是一種個人體驗和美好回憶。”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徐菲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