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格魯吉亞公司已將中國列為繼烏克蘭與波蘭之后的第三大目標市場,計劃到今年底實現對華葡萄酒出口翻番。
來自國家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2010年格葡萄酒在華銷量達10億升,而且中國市場對格葡萄酒的需求量還在上升。今年第一季度,格葡萄酒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多了100多萬瓶。Badagoni酒廠公關經理Liza Bagrationi說:“今年我們公司的銷量至少提高兩倍,因為現有的海外訂單已經很多了。”
但大多數格魯吉亞葡萄酒公司表示,在國內銷售產品比出口國外利潤更高。這主要源于國外市場競爭過于激烈。盡管格魯吉亞葡萄酒出口免增值稅,但要加上運輸、經銷以及廣告成本,如在國內銷售,上述成本極低。
Bagrationi補充稱,盡管在國內銷售葡萄酒利潤更高,但還是對中國這樣的大市場更感興趣,因為公司產品在國內的銷量遠遠不及海外市場。“我們目前占據的大市場包括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三個波羅的海國家、德國、意大利、英國、加拿大、阿塞拜疆和中國。我們對亞洲市場興趣最大,現已向中國出口了第一批葡萄酒,并與日本進行商談,不過最近的地震影響了我們的出口規劃。”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 EPI項目農業部門領導Dennis Zeedyk稱,格魯吉亞葡萄酒公司已開始在網絡上銷售葡萄酒,這個市場也有很大潛力。“對格公司而言,在網上賣酒還不太流行,在美國這種葡萄酒網店就很多。”
“EPI項目是由USAID集資4000萬美元開發的,主旨是幫助格魯吉亞葡萄酒生產商出口葡萄酒,創建格葡萄酒俱樂部及其它直銷渠道,包括葡萄酒旅游。現在來格魯吉亞旅游的人越來越多,當地葡萄酒銷量也將隨之增多,利潤也更高。”
“在網絡上推廣葡萄酒,帶來更多游客固然重要,問題是一旦游客來到格魯吉亞,需要了解在哪兒能品嘗到葡萄酒,去哪兒參觀酒窖,解決方法之一即在街道上樹‘標志牌’。此外,Kakheti地區80%的酒窖都位于旅游區,條件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