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狂熱愛好者一直以來就意識到斯蒂芬·布魯克所謂的“肆意氧化”問題,這些葡萄酒主要是來自20世紀20年代的年份葡萄酒。
盡管釀酒商們竭力尋找這一問題的關鍵性起因,但是毫無線索。杰出的勃艮第葡萄酒收藏家更是對破壞性結果或酒窖葡萄酒過早氧化提供了鑿鑿證據。
burgundy-report.com網站的Bill Nanson表示,‘至少10多個年份葡萄酒有自毀傾向。’他的這番觀點受到多業內多位酒商的共鳴。其中一位英國酒商就表示,勃艮第白葡萄酒仍然‘不可信’。
對此問題業內提出各種理論依據。例如法國Domaine Dujac酒莊釀酒師Jacques Seysses表示,經過漂白劑和過氧化氫等‘已知氧化物’處理的軟木塞負很大一部分責任,但不完全負責。
與此同時,Meursault酒莊釀酒師帕特里克·雅維利耶(Patrick Javillier)認為,現代氣囊壓榨與傳統水平壓榨相比氧氣曝光較少,這可能是之后引起氧化的原因之一。
布魯克表示,他的理論是框式壓榨‘讓新釀葡萄酒過早接觸氧氣,保護葡萄酒免受隨后氧化困擾’,這就如同讓兒童過早接觸疾病,進行接種。
許多專家認為,這個問題從2000年開始就如同該年份一樣流行。
例如,勃艮第酒商、葡萄酒大師Jasper Morris認為,這一問題起因是20世紀20世紀90年代硫磺含量降低,而現在葡萄酒中的硫磺使用量更是‘大幅降低’。
但布魯克最后警告稱:釀酒商們已經竭盡所能降低風險,但是‘現在無法保證情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