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澳大利亞瓶裝葡萄酒對中國市場出口額增長了32%,而對英國和美國市場卻分別下跌了33%和20%。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Wine Australia)亞洲區總監Lucy Anderson表示:“中國已經成為10澳元/瓶以上的澳大利亞葡萄酒最大出口市場。每當我跟別人說起這一點,對方都會感到驚訝。”
澳大利亞葡萄酒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管理局6月份的出口數據顯示,中國市場對10澳元/瓶以上的澳大利亞葡萄酒進口量相當于英美兩大市場的總和。而這一數字僅統計了內地市場,還未把香港市場計算在內。香港市場10澳元/瓶以上的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進口總額則超過了整個英國市場。
更重要的是,中國市場增長最快的是20澳元/瓶—50澳元/瓶的澳大利亞葡萄酒,這一價位區間的產品進口量較去年6月份增長了一倍以上。這一數字的背后,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功不可沒。2010年,Anderson將辦公地點由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遷至中國香港,并且招聘了3名中國員工。
福斯特集團旗下奔富酒園(Penfolds)全球品牌總監Sandy Mayo表示,中國市場的需求推動了該集團旗下所有葡萄酒品牌的增長,并不僅限于奔富。“中國市場需求量在不斷上升,我們的產品已經無法滿足供應。不僅格蘭奇(Grange)、Bin 707、Bin 389、Bin 407等核心產品受到中國消費者追捧,現在需求已經從Bin 28延伸至到整個格蘭奇系列產品。”Mayo說。
今年11月,奔富酒園將在中國舉辦Bin 620 全球首發會,這款酒價格與奔富旗艦品牌格蘭奇(Grange)相當。Mayo說:“我們以前從未在中國舉辦過類似的首發會,這意味著奔富市場戰略的轉變。”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