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流行的國產霞多麗葡萄酒逐漸失寵,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墨累河谷(Murray Valley)產區生產商順應市場需求,推出新風格與新口味的產品以再度贏得消費者喜愛。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由于國內消費者不斷轉向國際流行品種以及廉價的新西蘭長相思等葡萄酒,在過去4年中,墨累河谷產區的種植商拔除了5000公頃葡萄樹改種其他品種,被拔除的葡萄樹半數為霞多麗。
墨累河谷葡萄種植商協會(Murray Valley Winegrowers)主席Mark McKenzie說:“新西蘭長相思的流行使低價的澳大利亞霞多麗葡萄酒需求量大幅下降,使霞多麗種植商陷入財政危機。”
一些種植商將葡萄園出售,另外一些將原有的霞多麗葡萄樹棄之不顧,等待市場發出明確信號后改種其它品種。
澳大利亞市場的進口葡萄酒已經占到14.8%的份額,其中占據最大份額的就是新西蘭15澳元/瓶以下的長相思葡萄酒。
在這種情況下,過去幾年中,澳大利亞葡萄酒業投入巨大的資金用于提振霞多麗葡萄酒的銷量,主要措施是通過釀制口感更加清新、橡木味輕、更易入口的霞多麗葡萄酒,以重新喚起澳大利亞人對國產霞多麗白葡萄酒的喜愛。主要目標是15澳元/瓶以上的產品。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徐菲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