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葡萄酒與烈酒調查機構IWSR(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 Research)的最新調查數據表明,2010年,法國干邑在中國銷量增長了17.5%,達190萬箱。這是干邑在中國市場銷量自2004年以來首次超過蘇格蘭威士忌。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
從2004年起,蘇格蘭威士忌在中國市場銷量開始迅速上升。而2010年,其增幅僅有2.8%。
報告稱,干邑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遠早于其它烈酒類,因此干邑仍然坐享在中國市場長期投資的果實。而蘇格蘭威士忌在中國市場的成長之路并不適于中型威士忌酒廠的拓展。中國的蘇格蘭威士忌市場主要由大品牌把控,且進入該市場的代價非常高。目前,布朗—福曼(Brown-Forman)和百加得(Bacardi)均削減了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導致銷量下跌;只有芝華士和尊尼獲加兩大品牌在中國市場借助推廣和完善的渠道仍維持樂觀。
“在將威士忌、干邑與蘇打水、果汁或綠茶兌飲時,多數中國年輕消費者并不能分辨兩者的差別,但他們卻非常清楚不同的品牌之于身份的意義。”報告稱。
因此,干邑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增長領先于進口烈酒品牌。在各干邑品牌中,以馬爹利、軒尼詩和人頭馬所占份額最大,上述三個品牌去年在中國市場銷量均獲得了兩位數增長,其中軒尼詩增幅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