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海岸研討會的報告指出,加州葡萄酒行業正步入結構性供應短缺時期,至少四年才能回復平衡,由此,“全球葡萄酒過剩時代即將終結”的觀點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
此次會議上,Turrentine葡萄酒經濟公司的馬特·特倫坦(Matt Turrentine)指出,2011年加州葡萄酒產量為2.1億箱,但實際出貨量2.57億箱子,供需相差4700萬箱,也就是說,葡萄種植沒有跟上不斷增長的需求,導致過去一年里原酒價格翻番。
鑒于當前全球經濟蕭條,酒廠一直在清理庫存而不是增加產量,使得很多主產區葡萄酒大幅減產,與此同時一些主要市場的葡萄酒消費量則與日俱增。
由于人們對于全球葡萄酒過剩的觀點早已根深蒂固,因此還在懷疑葡萄酒是否真的出現短缺。
事實上,隨著美國、中國葡萄酒消費逐漸加大,庫存減少,全球原酒價格已經出現上升趨勢。舉例來說,2011年法國南部朗格多克產區葡萄收購價就創下十年新高,當地D&D國際公司葡萄酒負責人Ivo Hassler說:“全球葡萄酒過剩已經轉變為短缺狀態。”
西班牙也經歷相同情況,著名的里奧哈葡萄酒去年減產達20%多,La Mancha大區庫存大幅減少,酒價上升。西班牙最大的出口商之一Felix Solis Avantis公司營銷主管Felix Solis Ramos說:“我們不再處于葡萄酒過剩時代,諸如La Mancha 和 Valdepenas 產區的DO級葡萄酒價格一直在上漲。”
澳大利亞佳釀公司執行總裁Neil McGuigan說:“澳大利亞涼爽氣候產區以及高質量的漿果過剩,但如果看看那些大產區,產量一直在下降,人們都在轉讓葡萄園,拔除葡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