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全球領先的葡萄酒與烈酒展ProWein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落下帷幕。
在為期3天的展會上,來自50個國家的3930家參展商施展渾身解數,全力推銷自家產品。本屆展會共接待了超過4萬名專業參觀者,參觀人數超過以往任何一屆。然而,在這場規模、國際化和專業化綜合水平世界領先的著名酒展上,中國買家卻寥寥無幾。作為全世界增長最快葡萄酒市場的中國與ProWein失之交臂,其原因何在?
高度專業化和國際化
ProWein展館的設計極具現代感,7個展館呈環形分布,高挑的天花板和寬闊的展廳大門,使大型機械設備的組裝和拆卸非常方便,展館布置整潔大方,顯示出德國人嚴謹和低調的作風。展館內看不到嘩眾取寵的噱頭,隨處可見的只是“meet and talk”(會面與交談)的場面,似乎每個人都不想錯失隨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時可能降臨的機會。
本屆ProWein仍然保留了按國別劃分的展覽布局。位于7.1號廳的中央品鑒區堪稱展會的亮點之一,今年的主題為“原產地葡萄酒”,為觀眾提供一個免費品嘗上千種主流葡萄酒的機會。近年蓬勃發展的有機葡萄酒被安排在一個極為醒目的中心展區,預示著有機葡萄酒良好的市場前景。本屆ProWein 還引來了鮮見的中國、巴西、印度、日本等國的葡萄酒展商,來自科索沃的葡萄酒和來自斯里蘭卡的烈酒首次在展會上亮相。
此外,還有300多場主題各異的活動分布于各個展館中,活動的主持人和發言人都是知名酒業專家,讓觀眾領略到國際酒業的最新信息和潮流。
在這次展會上,《華夏酒報》記者品嘗到了世界各地最出色的葡萄酒,包括一場德國VDP葡萄酒協會舉辦的頂級葡萄酒品鑒會和波爾多列級莊葡萄酒品鑒會,以及全球各產區最負盛名的酒莊產品。從各類主題研討會到頂級專家講座,再到激動人心的品鑒會,令人不免感嘆該展會的高度專業化和國際化,也就不奇怪調查顯示對該展會滿意的觀眾比例高達98%。據統計,本屆ProWein約50%的參觀者來自國際葡萄酒批發零售行業,其余多為餐館與接待渠道。高級管理人員數目超過60%,其中有80%可直接參與采購決策。
緣何失約中國?
據第三方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ProWein展商數量已經接近4000家, 涵蓋了世界各個國家和葡萄酒產區的酒品,且基本都是酒莊直接參展。 買家可以最實在的價格一站式采購到世界各地酒莊的酒品。展會的舉辦城市杜塞爾多夫交通便利, 擁有完善的展館設施。而且,由于杜塞爾多夫本身并非葡萄酒產區,屬于一個相對“中立方”,不致出現之前某些國際性展會因主辦方偏袒本國參展商而對國外展商照顧不周的現象。
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心實行新的觀眾管理機制,參觀者登陸其網站,不僅可獲得及時更新的展會信息,還可以從網上購票處獲得折扣門票,且憑門票還可免費搭乘市內所有往返展館的公交和火車。從2月起,英文版及德文版的ProWein資訊就開始與智能手機用戶見面,為其提供每日更新的參展商數據庫。
可以說,無論從宏觀還是細節來講,ProWein都具備不少優勢。令人遺憾的是,展會上卻鮮見中國人的身影。
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國)有限公司的李靜認為,目前中國買家參與程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是ProWein在中國的宣傳力度還不夠強。她說,中國買家還是習慣到法國參展, 這與法國政府積極推動葡萄酒出口也是緊密相關的。相比之下, 由于德國的葡萄酒產量較低, 海外推廣力度自然也小很多,這也導致很多人不了解德國葡萄酒,也不知道德國還有一個全球領先的酒展。與5月分別將在香港和倫敦舉辦的Vinexpo和倫敦國際葡萄酒展相比,ProWein的舉辦時間最早, 成為買家一年之中下訂單的最重要平臺。但由于與中國的春季糖酒會時間較為接近,也影響了中國買家的參與。不過,李靜也樂觀地表示:“暫時的低參與度同時預示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們會不遺余力地繼續推廣ProWein,讓越來越多的中國買家了解ProWein在業內的重量級地位與實力,來到杜塞爾多夫分享全球商機。”
《華夏酒報》記者獲悉,本屆ProWein首次迎來了中國烈酒參展商。貴州省有關部門率領茅臺、國臺、珍酒三大貴州名酒及茅臺葡萄酒參展,吸引了許多人駐足。此外,張裕的德國代理商也攜張裕葡萄酒參展。貴州國臺酒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趙鴻娥說:“ProWein非常專業和國際化,我們的展位吸引了全球各地大量的買家前來參觀和洽談。許多人都是沖著‘中國’而來,希望品鑒一下中國酒的風味。此次參展非常有收獲,我們希望明年還來。”
國際酒展,你選哪一個?
目前,國際上最負盛名的酒展會除ProWein外,還包括Vinexpo、倫敦國際葡萄酒展、意大利Vinitaly等。這些展會的舉辦時間均在上半年,有些相隔不到一個月,令展商和買家對于選擇哪一個而備感糾結。
僅從參展商及觀眾的數目來看,意大利Vinitaly更勝一籌。但在這個歷時5天的展會中,包含了周末兩天的公眾開放日。當地人習慣于成群相約到酒展嘗酒,因此該展會的觀眾包含了相當一部分非專業觀眾的人數。而由于意大利本身為全球領先葡萄酒生產國,參展商多來自國內,國際參展商所占比例較低,參觀者也多來自本國及歐盟國家。因此,該展會雖然規模可觀,但更適合于對意大利及歐盟國家葡萄酒感興趣的參觀者。而ProWein 2011的 3635家參展商中,德國以外的國際展商占比高達78%,39034名專業觀眾中,國際觀眾占比達32%(該數據經過德國會展數據組織FKM審核)。
中國人最熱衷的莫過于每年在香港和波爾多交替舉辦的Vinexpo。去年在波爾多舉辦的第16屆Vinexpo,亞洲買家占到1/3。參展商2400家,來自47個國家,參觀者達4.8萬人。參觀者除了法國本土人數最多外,其次就是中國,較2009年人數翻了一倍。為了取悅中國參觀者,該屆Vinexpo還舉辦了數場研討會,包括“適合中國市場的阿根廷葡萄酒”以及“川菜與蘇玳、巴薩克等地區的甜酒搭配”等。而今年將于5月在香港舉辦的Vinexpo無疑對于中國人更具有地緣優勢。
上海朗榮貿易有限公司今年第一次參加ProWein。據該公司總經理劉鵬飛介紹,之前主要經營包括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內的舊世界葡萄酒,這次參展是希望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新世界的優質葡萄酒。在本屆ProWein,該公司與20多家生產商進行了磋商,并成功地與澳大利亞和智利的幾家酒莊達成了合作意向。“ProWein非常專業,組織者確實能夠邀請到全球最有實力的參展商和買家。”劉鵬飛說。因為公司經營法國酒較多,每年的Vinexpo他都要參加。對比Vinexpo和ProWein兩大展會,劉鵬飛認為兩者各有特色,但ProWein更具有專業性,但偏重于歐洲市場,許多中國人對其不了解;而Vinexpo主要在亞洲市場,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萬瑞和貿易(北京)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王淵曾參加過ProWein、Vinexpo、Vinitaly、Vinisud等諸多國際展會。在他看來,ProWein是最具有國際化、普遍性及代表意義的展會,參展國家的范圍之廣、服務之專業是其他展會無法比擬的。而其他展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及產區局限性,區域特點較明顯。“從國際買家的角度講,我認為ProWein的廣度是其優勢及特點,這也是萬瑞和公司連續兩年參加ProWein的原因,而且每次均有很大的收獲,因為我們現有的供應商及潛在的供應商都會參加。”他為展會時間過于短暫感到遺憾:“我每天9點到會,6點離開,經常中午忙得顧不上吃飯,盡管如此,也只轉了不到1/3的展位,品過的酒也只能用滄海一粟來形容。”
ProWein項目主管Danila Avdiu向《華夏酒報》記者透露,為了滿足參展商數量不斷擴大的需求,明年ProWein計劃再增加一至兩個展館,且目前正在探討在亞洲和北美等市場開辟分展。記者還獲悉,中國釀酒工業協會葡萄酒分會已經將率隊參展ProWein2013的計劃提上日程。
《華夏酒報》記者還欣喜地發現,ProWein已有中文服務人員了,如果能輔以有效的宣傳和推廣,未來必將逐漸引起更多中國酒類生產企業與買家的參與。
全球主要酒展相關數據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