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8日電 據西班牙歐浪網報道,僑胞李先生在馬德里有一家100平米的食品店。近幾年生意越來越差。李先生有親戚在西班牙的小城市,據親戚講,小城市競爭沒那么激烈,生意也好做一點。李先生考慮再三,和妻子吳女士共同決定,把馬德里的這家食品店轉讓出去,去小城市再開一家,未想竟惹到大麻煩。
遠走他鄉實屬無奈,但生意慘淡也確實撐不下去,李先生因為急于將店脫手,在報紙上登了轉讓廣告。最開始,李先生開價45000歐元,過了一個禮拜,無人問津。李先生想速戰速決,一咬牙降到35000歐元。沒過幾天,就有人打電話來咨詢,看了店面之后,此人表示很滿意,但要李先生價格再降低一點。經過討價還價,這家食品店最終以32000歐元的價格轉讓給劉某。劉某表示自己已經聯系了律師,可以立刻擬出轉讓協議,李先生也樂得坐享其成。于是,二人三下五除二,一個禮拜就把協議簽了。
轉讓了店面,李先生和妻子吳女士拿著錢去了小城市尋找新店面,并不知道劉某一直拖著未去市政府更換營業執照,理論上,這家店的店主還是李先生。不知是劉某無心之舉,還是有意為之,這一本沒更換的營業執照,給李先生帶來大麻煩。
新店主違規賣酒,罰款歸舊店主負責
劉某接手食品店后不久,馬德里大區就下令取消酒證,任何食品店都可以銷售酒精類飲料,無需申請酒證。這一政策可樂壞了劉某,因為酒類是食品店利潤最高的產品。得意忘形,就容易樂極生悲,劉某賣酒賣紅了眼,居然在法律禁止的時段公開出售酒精,因此受到高達60000歐元的罰款。
被警察逮到違規賣酒后,劉某一直惴惴不安。他的店剛轉讓過來,手上根本沒多少錢。就算有錢,他也不想交。有沒有什么方法,能把罰款取消呢?沒過多久,劉某接到了寄來的罰款單,上面標注的金額居然高達60000歐元!劉某定睛一看,罰款對象的名字并不是自己的,而是舊店主李先生的。劉某心思一動,計上心來,不如就將錯就錯,將罰款單嫁禍到李先生頭上。劉某聯系了當初負責擬定轉讓協議的律師,一起偽造了李先生的簽名和相關材料,順利把罰款轉移到李先生的身上。
李先生,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店,夫妻二人在一家店里打工。一天,李先生突然接到一張60000歐元的罰單,一時間慌了神。李先生聯系了劉某,問他罰單是怎么回事,怎么會寄到李先生這里來。劉某無恥地推脫責任,說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情況。李先生無奈回到馬德里,找到以前一直給店里做賬的律師,說明情況。李先生的律師表示,由于理論上已經有了李先生的“簽字”(雖然并不是李先生親手簽的,而是偽造的),官司打起來會很困難。李先生說,即使再難打,也不能坐以待斃,一定要和劉某對抗到底。目前李先生已經提出上訴,案件尚未開庭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