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是阿拉伯國家主要葡萄酒產出地
摩洛哥地處非洲大陸的西北端,是阿拉伯國家主要的葡萄酒產區之一。摩洛哥在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是“太陽落下的地方”。
當年阿拉伯人站在大西洋[11.64 1.39%]邊,看著日落,認為這里是大地的盡頭。它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對現代文明既融入又抗拒。一邊是波濤浩淼的大西洋,一邊是無盡的黃色沙漠,正上方還有一個自古以來醞釀浪漫的地中海。各種文化的觸角在這里探尋、伸展,一切都有歷史,但卻在現代文明的腳步聲中不露聲色地掩飾著。
摩洛哥已經有2500年釀造葡萄酒的歷史,在羅馬時期就已經開始出口葡萄酒。在長達50多年的法國殖民時期,摩洛哥的葡萄酒業盛極一時。到摩洛哥1956年宣布獨立,該國的葡萄園已達幾百處,多數位于梅克內斯地區。
價格僅為法國葡萄酒的三成
位于摩洛哥中北部的梅克內斯地區,是個三面環山一面朝海的丘陵地帶,日照充足,晝夜溫差極大,沙礫性土壤更是非常適合葡萄生長。因此,這里漫山遍野都是一望無際的葡萄園,出產的葡萄素以糖分高、品質佳而著稱,而梅克內斯生產的紅葡萄酒也一直被專家評為上品,深受國際市場的歡迎。值得一提的是,摩洛哥葡萄酒雖然品質并不比法國葡萄酒差,但價格卻只有法國葡萄酒的1/3。
在過去的40年里,摩洛哥葡萄酒在保持傳統釀造方法的同時,其品質得到了穩步提高。摩洛哥葡萄酒產區通常在每年的8月收獲葡萄開始新一年的釀造季節。在梅克內斯地區、阿特拉斯山脈腳下,釀酒葡萄的收獲將持續至9月底。
據了解,摩洛哥年人均葡萄酒消費量為1升,有1.2萬公頃葡萄園歸國家所有。大約有兩萬人從事葡萄酒產業,目前每年大約生產4000多萬瓶中高檔葡萄酒,葡萄酒產值大約每年為5000萬歐元。其中約20%以上出口到歐美國家。每瓶的市場零售價在20-40迪拉姆之間,最貴的“金牌”葡萄酒也不過80迪拉姆。在這個穆斯林國家,雖然穆斯林是不允許喝酒精飲料的,但是每年還是有3000多萬瓶本國葡萄酒被消耗掉。
禁令中的頑強生存
盡管伊斯蘭教禁止人們喝酒,葡萄酒產業在摩洛哥卻頑強地生存了下來。如今,摩洛哥已經成為伊斯蘭國家中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國。
酒類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等伊斯蘭國家是嚴格禁止的。在蘇丹,違禁者會被送上法庭甚至判刑。即使在另一大葡萄酒生產國阿爾及利亞,酒類消費也僅限于首都和幾處旅游區。相比之下,摩洛哥的葡萄酒產業環境相對寬松。摩洛哥最大酒廠Celliers de MEknes執行董事Mehdi Bouchaara說:“摩洛哥是一個非常包容的國家,是否喝酒完全取決于個人愛好。”
Celliers酒廠正是在這種包容的氛圍內發展壯大起來的。該酒廠目前葡萄種植面積達2100公頃,產品包括從最低檔的餐酒到起泡酒甚至高檔法國葡萄酒。
按照伊斯蘭教義,喝葡萄酒是非法的。但Bouchaara表示,該酒廠的產品只售給國家頒發資質的經銷商,這些經銷商再將酒出售給非穆斯林的旅游者,因此,該酒廠的經營是合法的。
商報記者 李瀛/整理 圖片由酒圈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