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選手的外語水準相當高,現場翻譯也就不重要了。但是,自從第2屆大賽, @葡萄酒小皮 擔任翻譯,他的語言天才以及葡萄酒專業知識,使他游刃有余,普通話、英語、法語都不在話下,好像還說了粵語(因為我聽不懂,不好評價),還有將評委們發言中的敏感詞匯(或許我多慮),中國,中國大陸,香港,大中國華等字樣完美的在不同語言中切換,即使那些憤青,應該也是聽起來很舒服。似乎搶了選手和評委們的風光。
大家似乎沒有注意到一個默默無聞的幕后者,就是 @法食李佳,每次見到他,都是在忙碌,很認真快樂地忙碌,似乎我沒見過他著急或者抱怨。他也是一個葡萄酒專業人士,這種敬業態度也是我們該學習的
首先,從筆試閱卷感覺到,sopexa廣州的宣傳工作明顯有些變化,因為,今年感覺北上廣三地參賽者已經沒有第一次差別那么大,三地參加的人數也大致相當。有越來越多的參賽者,說明大賽有吸引力,有生命力。
其次,選手的語言水平,也是比賽的重要環節,那怕是說中文也是一樣,因為侍酒師本來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溝通”。
再次,實踐操作能力對于大部分參賽選手來說是一個嚴重的瓶頸。相信,如果不限定時間,每位選手都知道如何操作,都能做得很完美——因為我自己也是這么想。今年好在沒有人摔杯子,想當初第一屆,聽到杯子的哀叫,真覺可憐。
第四,作為一名侍酒師, 需要積累知識, 提高技能, 增加經驗,也需要對于葡萄酒發自內心的熱情。相信,你對面的人絕對是能感覺到這一點的。
第五,侍酒師的儀表,動作,姿態,肯定也是考評的范圍。想象一下:自己作為一名要付費的顧客,你愿意看到一個斜肩、松胯,面無表情的服務人員嗎?侍酒師,提供給顧客的是一種服務,那么,態度,當然就很重要。侍酒師應當有能力通過交流,為顧客營造輕松、舒心的用餐氛圍,決不能讓顧客緊張、或尷尬。
第六,知識的系統與完整性,很多自學的人往往需要在這方面很好提升。品酒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這不是作為一名合格侍酒師的全部要求。
第七,說了不好意思,不要對號入座。對葡萄酒要有敬畏之心(其實對待社會,對待自然,都需要),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