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南非,很多國人的第一概念是“非洲”,是貧窮、不發達。2012年9月底,《華夏酒報》記者有幸受南非葡萄酒協會(Wine of South Africa,WOSA)之邀,參加了在開普敦舉辦的南半球最大葡萄酒展Cape Wine 2012。此行讓記者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南非。
短短的幾天時間,記者利用展會的間隙馬不停蹄地走訪酒莊,品嘗美酒,也滿滿地品味了當地的風土人情。這個美麗的彩虹國度,有著動人的景色和舒適的氣候,自然清新的酒香讓人難以忘懷,猶如把純凈清新的大自然裝入酒瓶,讓人難忘。更讓人難忘的是這里的釀酒人,正是他們對土地和葡萄酒的真誠投入,釀就了天人合一的美酒。
山海之間的美酒天堂
9月末的南非正值春季,雖然葡萄架上還沒有珠圓玉潤的葡萄,但新萌出的葡萄葉已讓葡萄園煥發出勃勃生機。高速路的兩邊是起伏的丘陵,青青蔥蔥,沒有多少人煙,給人一種天高地闊、神清氣爽的感覺。
南非的首都開普敦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坐落在桌山腳下,面臨大西洋,依山傍海。當你漫步在它的海濱,高大的椰子樹,海面上翻飛的海鷗,會讓你覺得它清新美麗;但當你走在它的街頭或是走進酒莊,卻處處能夠讀出它的殖民地烙印。南非曾經是荷蘭和英國的殖民地,開普敦是歐裔白人在南非建立的第一座城市,白色墻壁、茅草屋頂的荷蘭式建筑在開普敦和周圍的葡萄酒產區很常見。街上不同膚色的行人神情悠閑,踱著步子不慌不忙地閑逛。
南非有許多葡萄酒旅游線路,比如從開普敦出發,兩個小時的車程內有15條葡萄酒旅游線路,覆蓋了超過400個葡萄種植園。許多南非酒莊里旅游設施相當完善,不僅有品酒室、餐廳,甚至還有博物館、高爾夫球場。號稱“南半球的普羅旺斯”的古老城鎮——斯泰倫博斯(Stellenbosch),最早的法國移民胡格諾派教徒給這里帶來了葡萄種植及釀酒技術,也賦予了這座城鎮浪漫的氣質和濃重的法國色彩,使這座風景秀美的小城處處美酒飄香。踏上這段“葡萄酒之路”,不僅能夠飽覽沿途如畫的鄉村景致,還能盡嘗葡萄美酒和富有當地特色的傳統烤肉。
徜徉在南非的葡萄園,不時會看到各種野生動物,有時甚至能遇到獅子、老虎等動物,但一般體積較小,不會主動攻擊人。協會市場經理Michaela介紹,南非葡萄酒業早已經意識到需要與自然保持和諧,天人合一,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南非也越來越注重環境保護,并為各種鳥、獸創造適合的環境。她講了這樣一件事:曾經有一片葡萄園經常受到狒狒的騷擾,種植農并不傷害這些動物,而是專門種了一片甜葡萄供狒狒食用。而記者也曾親身感受到南非人對于動物的愛護,一次汽車行進在途中,司機看到路中間有一只烏龜,便停下車,等待它慢悠悠地爬過去才繼續前行。
Michaela說,根據該協會的調查,一個國家來南非的游客越多,對這個國家的葡萄酒銷量就越大。近幾年,協會已經將發展葡萄酒旅游業作為工作重點之一,本屆的Cape Wine還首次與葡萄酒旅游展Vindaba同期舉辦,目的就是推廣開普敦葡萄酒旅游路線。近年來,南非豐富的旅游資源正在逐漸為中國游客了解,2011年,南非被中國游客評為“年度最具影響力旅游目的地”。隨著到南非旅游的中國人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南非美酒也將進入中國消費者的餐桌。
多樣化的“彩虹國度”
坐車穿行在廣袤的土地上,記者常陶醉于如畫的美景,時而蒼翠高大的密林,時而人跡罕至的荒漠,時而牛羊悠閑地在草場踱步,轉而又是一片盎然的青青葡園……也許只是轉過了一個山巒,眼前的景致就會大不相同,帶給你一種“柳暗花明”的驚喜。這里的天氣也是轉瞬即變,這邊還是陰云低沉,行進幾百米后卻又晴空萬頃,當你還在擔心一場雨破壞了當天的行程,太陽卻轉眼間露出了笑臉。南非這種多變的景致讓人嘆服,但更多的時候是蔥籠一片,花草樹木如洗過一樣清麗可人。
南非全年日照率居世界各國之冠,印度洋與大西洋交匯帶來的溫暖潮濕的海洋氣候,滋潤著廣袤的沿海地區,造就了理想的葡萄種植條件。內陸山脈和山谷眾多,使得葡萄種植能夠獲益于多山地形和不同地質所帶來的不一樣的區域性氣候和土壤條件,比如僅斯泰倫布什產區就擁有50多種不同的土壤類型,從而給愛酒者帶來了對于不同葡萄園的南非酒的多樣化期待。因此,“多樣化”可以說是南非使用頻率非常高的詞匯。
得益于南非多樣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幾乎世界上所有主流葡萄品種都能在這里找到。光是在西開普這一個地區,就有超過1萬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個葡萄品種,比整個北半球所有品種加起來都要多。新世界的葡萄酒產酒國家多擁有一個標志性的葡萄品種,比如加州的增芳德、澳大利亞的西拉、新西蘭的長相思、阿根廷的馬爾貝克,對于南非來說,這個標志屬于品樂塔吉。南非的品樂塔吉葡萄酒色澤深濃鮮亮,具有異常新鮮和奔放的香氣,口感柔和,略帶甜味。
南非素有“彩虹國度”之稱,當地土著民族、早期歐洲移民的后裔,以及隨后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移民,各色人種在這里和諧相處。最多的當數黑人,南非的黑人純真誠善良,熱情禮貌,給記者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而南非的多樣化還體現這個國家語言的豐富程度上,南非有多達11種官方語言。
澄澈的天空、純凈的水源、肥沃的土地,造就了健康、天然的葡萄園,因此,釀造不含化學物質、不受污染的葡萄酒已成為南非釀酒業的一種常態。無論是展館中的品酒交流,還是在葡萄園與酒農們攀談,你會被他們對土地的熱愛、對釀酒的執著而感染,從種植到采收釀造,這里的釀酒人都保持著他們本質的淳樸和對自然的敬畏,而這里的酒就和那里的自然、釀酒人一樣,純凈而樸實。一天傍晚時分,記者在酒店附近的葡萄園散步,偶然遇到一位黑人種植農。當記者夸贊這里的美景時,他高興地將記者帶到一株老藤前,指著剛剛萌出新葉的老藤說:“看到了嗎?這才是最美的,它將被用來釀制Estate Wine(酒莊酒)。”當他說這話的時候,眼睛半閉著,一副陶醉的樣子。一位普普通通的種植農的話,讓記者感慨萬分。無需更多言語解讀,你會感知美酒的味道來自其回歸自然的真實,和對這片土地的熟悉與眷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