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一場名為“黑品樂挑戰賽——德國對世界”的葡萄酒賽事在中國香港半島酒店舉辦,令葡萄酒業界見證了德國黑品樂在世界稱霸的一刻。
前10名德國獨占8席
“黑品樂挑戰賽——德國對世界”由德國葡萄酒協會主辦,該協會選擇將香港作為賽事在亞洲的第一站。
此次大賽邀請了包括亞洲著名酒評人擔任評委,22名評委中有19名為香港本地專家及香港葡萄酒評審協會成員。評委包括葡萄酒大師李志延( Jeannie Cho Lee MW)、中國香港葡萄酒評審協會主席梁衛民、中國專業葡萄酒傳媒人黃山、中國香港著名酒評家黃雅歷、中國香港專業品酒師協會主席周國明、《酒經月刊》創辦人劉致新、新加坡著名葡萄酒傳媒人Tan Ying Hsien、日本文京學院大學葡萄酒講師Katsuyuki Tanaka等。
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40款樣酒參賽,其中德國酒20款,法國酒8款,美國酒和新西蘭酒各5款、澳大利亞酒和阿根廷酒各1款。大賽采用香港葡萄酒評審協會的20分制,由各評委經過盲品,當場對每款酒打出分數,取平均值為最終得分。經過激烈的評審及辯論之后,最終決出評分最高的10款酒。
參賽酒款多為2009年份和2010年份,其中3款為2008年份,2款2006年份和1款2004年份。較老年份的酒款得益于陳年期長而普遍出色,但有趣的是,其中一款2006年份酒因貯藏條件不佳,在所有參賽酒品中得了最低分。
令現場驚訝的是,得分最高的10款酒中,有8款來自德國,而前5名均由德國酒包攬。獲得最高分數的是德國法蘭肯(Franken )產區Furst Centgrefenburg 酒莊2006年份黑品樂,平均分數為17.25;排名第二的是巴登產區的2009年份Villa Heinburg酒莊珍藏酒,得分17.04。
本屆挑戰賽為第二屆,2011年11月,德國葡萄酒協會在倫敦舉辦了首屆國際黑品樂葡萄酒挑戰賽。在該次品鑒會上,排名前10位的葡萄酒中,德國占了7款。
兩次比賽結果使業界不得不重新評判德國黑品樂,也證明黑品樂已經成為德國繼雷司令之后的又一顆新星。德國葡萄酒協會亞洲區市場負責人Manule Liebchen 女士說:“這次比賽將令亞洲市場覺察到在黑品樂的領域中,德國勢力正在崛起。各位愛酒之士,應密切留意來自德國的優質及性價比極高的黑品
樂。”
黑品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樂世界的黑馬
黑品樂原產于法國勃艮第地區,栽培歷史悠久,果皮薄,果實脆弱,對氣候非常挑剔。因此,黑品樂的品質也是最飄忽不定的,在上好的年份用黑品樂可釀出世界最好的葡萄酒。
全球最貴的葡萄酒羅曼尼—康帝就是用黑品樂釀造的,黑品樂在法國香檳區和阿爾薩斯也非常出色。除法國之外,高品質黑品樂產區還包括美國加州的索諾瑪、澳洲的雅拉谷、新西蘭的馬丁堡等。
13世紀,西多會修士從勃艮第的克萊爾沃(Clairyaux)將黑品樂帶到了德國巴登。 黑品樂在德國被稱為“Spatburgunder”,按字面可譯成“晚收勃艮第”。全球性的氣候變暖現象正在悄然改變很多產酒國的風土環境,數據顯示,在過去40年,德國全年平均溫度升了1.4℃,這令本來不太擅長種植紅葡萄品種的德國成為舉世矚目的紅葡萄酒生產國。在德國最重要的白葡萄品種雷司令享譽世界的同時,德國黑品樂似一匹黑馬打破了世界黑品樂種植的版圖,作為傳統歐陸產酒國的德國已經成為當今挑戰勃艮第皇者地位的新興力量。
近年來,德國黑品樂的種植面積逐漸擴大,2010年黑品樂葡萄酒已占總產量的11.1%。最新數據顯示,德國黑品樂種植面積已達11,300公頃,僅次于美國(15,000公頃)和法國(30,000公頃),排世界第三位。而事實上,法國的30,000公頃黑品樂種植面積中,有13,000公頃用于香檳的釀造。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