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三公”消費、塑化劑等事件重創白酒行業,導致白酒消費受到抑制。與此同時,國產紅酒也面臨著需求疲態。但自去年以來,我國進口紅酒數量及金額增速與2011年相比明顯放緩。業內人士表示,進口酒對國產紅酒的沖擊正在逐步減弱。
行業巨頭在走下坡路
王朝酒業[1.61 -2.42%]2012年業績轉盈為虧。銷量下跌一是由于受集團的銷售及營銷模式改革所影響,二是受中國經濟環境及進口葡萄酒影響,國內紅酒產品需求欠佳。
2011年,王朝酒業雖然仍盈利426.7萬港元,但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了97%。當年,公司實現收入14.45億港元,同比下降10%;毛利6.04億港元,同比下降26%。
進入201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毛利和溢利再次同比下滑,其中所有者應占溢利469.7萬港元,同比下滑109%。2012年全年業績虧損,將是王朝酒業上市8年來首次虧損。
實際上,在浙南和上海地區,王朝曾經歷過輝煌期,但在進口酒大潮襲來之前就把“江山”讓給了長城、張裕等品牌。
須加強渠道營銷
2012年,需求下滑和進口酒去庫存雙重擠壓導致國產紅酒均面臨困境。不過,進口酒對國內葡萄酒的沖擊已有所減弱。
根據中國銀河證券研究報告數據,2012年以來,我國進口葡萄酒數量及金額同比增速明顯減緩。2012年1-12月,我國進口葡萄酒數量達到42.57萬千升,同比增長8.90%,比上年同期減少19.30個百分點。而同期,我國葡萄酒行業累計產量138.16萬千升,同比增長16.90%,增速比上年同期增長3.87個百分點。
以歐盟為例,方正證券[5.67 0.00% 資金 研報]分析師張保平表示,“歐盟生產的葡萄酒量在減少,出口的壓力也在減小,因此對中國市場的沖擊在逐步回落。同時高端紅酒的價格在國內也經歷了去泡沫化的過程,暴利小了,經銷商進口的意愿也會下降”。
上述券商的食品飲料分析師告訴記者,目前國產紅酒仍面臨國外品牌的競爭壓力,另外在國產紅酒市場,企業無限量擴產及大量低端劣質酒充斥市場,也攪亂了整個國產紅酒的市場秩序。
該分析師表示,在高端品牌方面,國產紅酒缺乏品牌定位,且渠道營銷尚缺乏高水平的專業運營機構,總體上優勢不大,類似王朝等國產紅酒下游需求下滑是不爭的事實。此外,限“三公”消費也對高端紅酒的需求形成了抑制,這將影響毛利率較高的高端國產紅酒,進而拉低企業的盈利。
“在與洋品牌的競爭中,國產紅酒除提高品質外,還需加強渠道拓展,營銷、品牌要有清晰的定位,這樣才能謀取一席之地。”上述分析師表示。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指出,隨著2013年經濟形勢偏好等因素影響,葡萄酒的需求將呈增長之勢,但是國產葡萄酒需要一系列轉變,才能抓住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