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福布斯》雜志的最新調查顯示,2013年中國富裕階層變得更加富有;然而多家葡萄酒及烈酒生產商卻警告稱,由于中國消費者對高端酒精飲料的需求增速顯著下降,導致業績下滑。
澳大利亞富豪酒業(Treasury Wine Estates)董事長Paul Rayner在集團年度會議上表示,該集團葡萄酒在中國的需求量“趨于疲軟”,并指出其原因在于“政府領導換屆,以及嚴厲的節約措施”。
雖然在剛剛過去的財年,亞洲市場為富豪酒業略微減輕了一些壓力。但在統計了美國銷毀過剩葡萄酒的成本后,董事會決定將過量的存貨“奔富奢華系列(Luxury and Icon Wines)”葡萄酒銷往中國內地和香港以及日本市場。
Rayner是在《福布斯》雜志發布最新2013年中國富豪榜后發表此評論的。該榜單顯示中國有168人登上身價10億美元富豪榜,這一數目比2012年增長了將近50%。
而其它幾家酒飲巨頭近日均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們認為中國政府限制“三公消費”以及中國經濟增速的整體放緩,對高檔酒精飲料的需求造成的打擊超出
預期。
保樂力加宣稱,該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凈銷售額同比下降5%,至20億歐元,其中中國市場銷量下降是關鍵原因之一。
人頭馬君度集團(Remy Cointreau)也報稱半年銷售情況低于預期。投資銀行Sanford Bernstein分析師指出,至少對于干邑的銷售,“在中國市場短期內或難以看到回暖趨勢”。
然而,一些精品葡萄酒商依然對市場具有較強信心。
“在我們看來,目前中國葡萄酒市場的增長速度非常理想。” APM精品葡萄酒投資公司( APM Fine Wine Investment)董事總經理Philip Staveley接受Decanter采訪時說,“以消費者為導向的趨勢以及對于中國富裕階層消費者對于奢侈品的無盡渴求,將推動精品葡萄酒市場在未來數年內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他認為,當前政策反對鋪張浪費和炫富行為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了市場的降溫,但這是一種市場健康發展的現象。
香港艾蜜醍公司(Armit Wines)董事總經理Richard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Sutton表示,從目前的供需狀況來看,精品葡萄酒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中長期內仍將保持強勁增長。
他認為,隨著未來新的投資者不斷進駐,亞洲市場的前景仍相當樂觀。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