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政府提倡節儉的財政緊縮政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2013年美國對中國內地的葡萄酒出口仍保持了持續上升勢頭,從而推動美國葡萄酒對全球的出口額達到15.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增長6%
美國加州葡萄酒協會(California Wine Institute,簡稱CWI)的數據顯示,2013年,美國對中國內地的葡萄酒出口額上升了6%,達7720萬美元。相比之下,對中國香港的葡萄酒出口額為7760萬美元,下滑12%。這意味著中國內地市場有望超過香港,成為美國葡萄酒的第四大出口市場。
該協會新興市場總監Eric Pope在公布出口數據后表示:“2013年,亞洲的新興葡萄酒市場依然是加州葡萄酒銷售增長的主要動力,盡管中國政府的厲行節約措施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
然而,美國葡萄酒對中國內地出口量的增速卻較2012年明顯放緩。2013年出口量為1.78萬千升,僅上升了1%;而2012年的出口量增幅達10%。
美國葡萄酒在亞洲各市場的出口表現也各不相同。與香港的情況類似,美國葡萄酒對中國臺灣地區的出口額也銳減15%,降低至950萬美元;而作為美國葡萄酒全球第三大市場的日本,出口額也下跌了7%,至1.016億美元。相比之下,美國葡萄酒在韓國、菲律賓和新加坡的銷售額則有明顯提升。
總體來看,2013年美國葡萄酒出口額達15.5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了16.4%,創歷史新高,這也是美國葡萄酒連續第四年實現出口額增長。就出口量而言,漲幅為7.5%,共計4840萬箱。
步伐加快
美國出口中國的葡萄酒90%來自加州。2013年,加州政府為在中國內地推廣葡萄酒付出了加倍的努力。
2013年11月,加州葡萄酒協會率60家加州知名酒莊、110余個加州知名葡萄酒品牌,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ProWine China 2013葡萄酒展,這是歷史上加州葡萄酒產區在中國參加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展會。
在此次展會上,加州葡萄酒協會的展區集中展示了32個美國法定AVA種植區的優質、迥異的風土,并舉辦了11場不同產區的專題研討會,有針對性地向觀眾們介紹了納帕、索諾瑪、桑塔巴巴拉、帕索羅伯斯、華盛頓與俄勒岡產區的不同特點,并展示了各個產區最具代表性的共計55款佳釀。
與此同時,在上海舉辦的加州葡萄酒周也盛況空前,吸引了約12萬人的參與。
此外,代表著美國各產區生產商的美國葡萄酒進口聯盟(American Wine Importers' Association)也于去年在上海正式成立。
加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認知度在不斷上升。而前著名美國NBA籃球運動員姚明在國內發布的一系列納帕谷葡萄酒,也為頂級納帕谷葡萄酒打入中國市場吹響了號角。
加州葡萄酒協會國際市場副總裁Linsey Gallagher女士表示:“我們將一如既往地重視加州葡萄酒協會在中國的項目,一系列的活動計劃已在貫徹實施中。”她說,目前在中國,至少有近1900萬人消費葡萄酒。若將這個數字對照整個國家13億的人口基數,確實不高。但是要知道,4年前,才只有1200萬人消
費葡萄酒。她補充道,“許多人都認為目前的中國就如25年前的日本,但是我認為中國發展得更快。”
“我們需要與年輕的黃金一代建立密切的聯系,他們才是打開中國市場的關鍵。”Gallagher說,“他們中的許多人并不知道加州是世界第四大葡萄酒出產地。在中國的葡萄酒市場,法國有著無法比擬的知名度,而一些年輕的葡萄酒愛好者和專業人士則希望拓展他們的視野,將目光放在法國以外的國家,尤其是新世界葡萄酒產區。”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Gallagher說,加州有望成為最具吸引力的葡萄酒產區,并接納更多的中國訪客。“我們也一如既往地重視加州葡萄酒協會在中國的項目,一系列的活動計劃已在貫徹實施中。”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