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7日,《華夏酒報》記者從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項目子課題“優質純生啤酒品質控制體系應用與研究”項目鑒定會上獲悉,我國首個純生啤酒示范生產基地落戶珠江啤酒集團,珠江啤酒集團參與完成的“優質純生啤酒品質控制體系應用與研究”項目順利通過國家驗收。珠江啤酒集團純生釀造新技術的新成果及示范性生產基地的落成,將有力帶動我國啤酒行業生產技術和質量水平的整體提高,推動我國從啤酒大國走向啤酒強國,也再次印證了珠啤在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
樹立行業標桿 中國純生啤酒示范生產基地落戶珠江啤酒集團廣州總部,目前珠江啤酒集團在全國共有6條純生啤酒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50萬千升,占據了我國純生啤酒產能的半壁江山。“優質純生啤酒品質控制體系應用與研究”項目成果以該生產基地進行實施運行,并以其實施運行過程及結果制定編寫了《純生啤酒釀造技術規范》,對我國啤酒企業純生啤酒釀造技術的示范性作用功不可沒。
由于優質純生啤酒品控體系在珠江純生—中國純生啤酒示范生產基地的成功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2009年實際產銷量計算,體系研究成果的應用增加銷售收入1758萬元,利潤719萬元,節能減排、監測體系等還達到了極佳表現,年節約生產成本485.85萬元。因此,截至2009年底,珠江純生啤酒累計生產173萬千升,創造銷售收入77.57億元,其中利潤13.01億元。
獨占行業鰲頭 由珠江啤酒集團引發的“純生革命”,推動了我國啤酒產品結構的升級換代,也推動了行業的技術進步,中國啤酒業發展史上出現了新的拐點。
近三年來,珠江啤酒集團充分利用國家級技術中心及博士后工作站,在積累了20項技術填補國內啤酒行業空白的雄厚基礎上,積極推動國家“十一五”科技項目子課題,攻克了純生生產領域中頑固的啤酒泡沫穩定性、風味穩定性及微生物控制等難題,并為行業純生釀造技術總結出五大成果,即能提供更持久的啤酒泡沫、保證鮮活口感的蛋白酶A活性檢測方法,保證每瓶純生至真至純、風味口感一致的品評標準和風味物質圖譜體系,確保消費者飲用安全、自然、健康的有害微生物檢測和預警控制體系,能用于大規模生產、提供高質量產品的啤酒酵母菌種選育模式,以及以無菌化質量管理模式為基礎的純生啤酒生產示范基地和技術規范。
進步永無止境 珠江啤酒集團的技術創新還表現在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把握上。珠江啤酒集團掌門人方貴權指出,未來啤酒行業的消費需求呈“更新鮮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更營養”的趨勢。也正是秉持“更新鮮、更營養,滿足消費者需求”這一理念,近年來珠江啤酒集團站在技術研發的前沿,在中國首次引入了“二次發酵”的全新概念和理論,研發成功并重磅推出珠江白啤酒,填補了我國啤酒產品的這一空白,引導中國啤酒行業向多元化、產品個性化方向發展。
“科技創新永無止境。珠江啤酒集團將牢記‘釀造至純,讓生活更真’的使命,創新求變,推陳出新,持續為啤酒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增值享受,為中國啤酒行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珠江啤酒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方貴權表示。
“一直以來,珠江啤酒集團的技術創新始終走在國內同行的前列。珠江啤酒純生啤酒示范生產基地的建立,以及‘優質純生啤酒品質控制體系應用與研究’項目的驗收是行業自主創新的里程碑,提升了我國啤酒行業的國際競爭力;是珠江啤酒集團勇擔社會責任的體現,也是承載行業厚望的體現。希望珠啤集團勇當行業發展的掌舵手,為我國啤酒行業技術進步再立新功,造福中國老百姓。”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對《華夏酒報》記者表示。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