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5月份的母親節相比,將于本周日到來的父親節在接受程度與影響力方面有著明顯的差距。在商家眼里,這可以稱為一個“非著名節日”。不過,這并不代表他們在營銷上會“放過”父親節,相反,幾乎所有濱城百貨店都以父親節為主題推出了促銷活動,“父愛如山”成了本周各賣場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之一。
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雖然大家都打出了父親節的招牌,但瞄準的還是女性消費者的錢包,誰讓逛百貨店的消費人群中有近7成都是女性呢?于是,今年的父親節促銷,就有了點“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的意思。周末逛街為父親選禮物的你,很有可能抵擋不住折扣力度更大的女性商品的誘惑,順手捎上兩件回家。
現象:與其他活動“搭伴”進行
“父親節是我們正在進行的年中慶典的一部分,我們會順勢推介一些男士商品。”大連太平洋百貨負責營銷工作的封莉莉說。據她介紹,太平洋百貨每年都會以這種將父親節“嵌入”年中慶大型活動的方式來操作。無獨有偶,新世界百貨的父親節活動包含在于上周發起的“集團十六周年慶”當中,“二樓男裝滿百送百,滿一定金額送一瓶白酒,同時還可以參加部分集團慶的活動,可以說是很實惠的。”新世界百貨的陳麗說。
西安路麥凱樂則在進行父親節促銷的同時,發起針對婚慶月的主題活動,面對女性消費群體為主的婚慶商品與針對男性消費的父親節商品各占半壁江山。對父親節做得比較“專一”的要數新瑪特,男士商品打折、消費滿額返券以及賀卡、全家福、紅酒等一系列大禮,讓新瑪特的父親節意味更濃。但同時,工作人員也透露,雖然店里本周沒對與父親節無關的商品做統一要求,但到時候各品牌的女裝等女性商品的折扣肯定也不會小。
原因:百貨店消費主體仍為女性
商家對父親節“三心二意”,除了這個節日還沒有被廣大國人所接受,在拉動消費方面不如母親節之外,更深刻的原因在于百貨店的消費群體構成。除極少數定位特殊的店鋪,絕大多數百貨店的顧客群體當中女性消費者所占比重都達到60%~70%。這一規律也決定了百貨店中的商品構成,如果一家百貨店80%左右的商品板塊都是根據女性消費者的需求而設定,那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他們不會單獨發起父親節的促銷主題了。
即便是商場中的男士商品,購買者也多是女性。據記者隨機調查關于如何過父親節的情況顯示,絕大多數男性回答“陪老爸出去好好喝點酒”,而女性則多選擇“給爸爸買條腰帶或是襯衫”。正因為這樣,雖然商家高舉父親節的大旗,但仍然不忘討好女性消費者。
趨勢:男性消費將逐漸升溫
與女性相比,男性在逛街購物方面有著天然的劣勢,但這并不意味著男性沒有這方面的需求。相反,隨著人們生活質量與品位的提高,男性也越來越在意自己的穿著與形象。相關專家表示,男性的消費需求潛力巨大,但關鍵在于商家與媒體引導。在大連,早就有了專門經營男士用品的大商男店,媒體方面如今也相繼出現了專為吸引男性讀者群的《時尚先生》、《男人裝》等雜志,教男人如何穿衣戴帽,男性消費不斷升溫的趨勢已經相當明顯。
據封莉莉介紹,在上周出差去北京的時間里,她發現當地的很多大型賣場已經提前一周啟動了各種關于父愛的主題宣傳活動,為即將到來的父親節造勢。同樣,作為業內人士覺得大連的父親節也一年比一年受到關注,假以時日,這個目前還略顯“底氣不足”的節日一定也會像母親節一樣,成為商家與消費者共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