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免费毛片在线观看福利,五月天涩涩激情,美女视频的全免费视频网站,98.色色,韩国R级19禁电影在线观看,成年人一级黄色片子,七月婷婷六月色综合,大胸麻酥酥无圣光无遮挡图片,超碰在线免费av

中國酒業新聞網

華夏酒報官方網站

官方
微信
官方
微博
首頁 > 深度 > 市場 > 正文
修水經貿委被指打白條強收費
來源:  2015-12-21 07:41 作者:

  核心提示

  酒類經銷商有《酒類流通隨附單》就可賣酒,但不少地方實行對酒類貼標,運行一段時間后,在外界的質疑聲中又紛紛叫停。修水縣經貿委2008年7月25日也出臺了酒類貼標管理的相關文件,經銷商須拿錢買標簽才能賣酒,但經貿委收款后開具的卻是白條。

  “我們只要在經貿委買了標簽,就可以貼到任何一個批次的酒類商品上,今年用不完明年再貼都行。如果市場上有人將標簽貼到假酒上面,即貼標就能成為假酒的‘護身符’。”在接到修水縣多名酒類經銷商的反映后,記者赴當地展開了調查。

匡儼平向記者出示的金額為6000元的白條

  強制收取貼標費辦證費 修水經貿委被指打白條斂財

  6月16日中午,修水縣一家酒類經銷商的倉庫內,幾名工人正在加班貼標,標簽是由修水縣經貿委審核制作的,按該經貿委的規定,每瓶酒都要貼,但現場并沒有有關部門的監管人員。

  “你們這些酒確保是正宗的白酒嗎?”聽記者這么一問,一名工人“答非所問”地說:“只要貼了標的酒就不會有人檢查。”一旁的經銷商則稱,作為經銷商最多時一天要購進和銷售上千箱的酒,進貨后,都要拆箱對每瓶酒進行粘貼,不但耗時而且之后的運輸過程中破損將會大量增加,產品安全隱患隨之加大。

  在修水縣城繁華地段,記者隨機走訪了部分酒類經銷商。據他們稱,從去年7月起,修水縣經貿委就自行印制防偽標簽,強制要求酒類經營者在酒瓶上加貼,不貼就封店門扣酒,每張標簽按8分(瓶標)、2角(箱標)的標準進行收費,為此,他們支付了幾百元至數千元不等的費用。

  “經貿委不僅違規收錢,而且基本上都是用白條。”一名周姓白酒經銷商說。修水縣酒類流通管理協會會長、裕豐和商行的老板匡儼平則向記者出示了一張金額為6000元的白條,收款人系修水縣經貿委酒類辦的工作人員,收款事由為“貼標款”。

  該周姓經銷商還告訴記者,縣經貿委還要求他們交30元辦理酒類流通管理登記證,不交錢就不給辦證,沒證就不能賣酒,而且只開收據不開正式發票。

  據了解,愿加入酒類流通管理協會的酒類經銷商還須交納100元~5000元不等的會費。修水大約有1萬多需要辦證的酒類經銷戶,推算下來辦證費、會費是一筆很大的收入,高達幾十萬元。

  修水縣城有近30戶的酒類總代理商,這些代理商經銷的是正牌酒,但自從經貿委要求貼標后,他們有了莫名的恐慌——市場上那些搞假酒的經銷商只要在經貿委買了標簽貼到假酒瓶上,就也可上市賣了,這會不會變成假酒的“護身符”?如真發展至此,對總代理商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沖擊。

  縣經貿委承認無收費批文 辦證費將退還當事人

  16日下午,記者來到修水縣經貿委采訪。修水縣經貿委主任章明石向記者介紹,修水是個酒業消費大縣,但市場上過期啤酒、假冒紅酒、高檔白酒假冒現象十分嚴重。貼防偽標簽是為打假,且嚴格來說,收費是縣酒類流通管理協會自己搞的,他們自己收錢自己貼標,經貿委并沒收取他們一分錢。當記者向章明石出具印有“修水縣經濟貿易委員會備案審核”字樣的防偽標簽時,章明石忙改稱,可能是協會征得經貿委的同意后才印制上去的。

  記者追問章明石,若是經貿委同意酒類協會印制,那酒類協會應該有個書面的報告,但為何收取貼標款的是經貿委酒類辦的工作人員?章明石表示記不清了,隨后他又稱,去年北京奧運會之前,他們就停止收取貼標費了,2009年開始,貼標費都由政府“買單”了。記者指出,由經銷商自行貼標不僅費時費力,但對于是否能夠防偽,會不會成為假酒的保護傘,章明石未作正面答復,他只是強調說,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加強酒類行業稅收的管理,因為目前修水縣的酒類市場稅收流失現象十分嚴重。

  記者向章明石出具了經貿委工作人員馬某收取裕豐和商行老板6000元的白條。章明石解釋稱,這筆錢是請人幫裕豐和商行老板貼標簽的工資,當時因為協會會員交的錢不夠,經貿委還借了8000多元給協會,以交納防偽標簽的印刷費。記者質疑酒類協會會費的用途時,得到的答復是會費只收了一萬多元,都用于協會了。

  為了進一步核實修水縣經貿委收取30元的《酒類流通備案登記證》費用一事,記者希望章明石出具收費的物價局批文。章表示此事他不是很清楚,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副主任梁小楊才表示,只收了300多戶30元的辦證費,并沒辦理物價部門的收費批文。記者當即表示,既然沒收費批文,修水縣經貿委的這種行為是否存在行政亂作為之嫌。

  采訪結束時,章明石再三向記者表態,他們會將收取的辦證費退還給當事人。

  身為修水縣酒類流通管理協會會長的匡儼平說到錢的去處,感到憋屈得很。匡儼平告訴記者,2008年9月9日,修水縣經貿委主管的酒類協會正式成立,當時共收集了十多萬元的會費,這些會費并非由協會掌控,協會的公章他至今也沒看到過,協會實際上名存實亡。按照協會章程里面的規定,會費實行專款專用,所有支出均需會長審批,前不久,一些會員追查這些會費的用途,他答不上,當他找到經貿委時,經貿委的答復是,錢用完了,還超支了5000元。“如今我就算渾身長嘴也說不清了,不少會員懷疑是我把錢用掉了。”匡儼平感到無奈。

  酒類貼標各地開始叫停 律師稱強制貼標是侵權

  商務部2006年1月1日發布實施的《酒類流通管理辦法》中明確,酒類經營者(供貨方)在批發酒類商品時應填制《酒類流通隨附單》(以下簡稱《隨附單》),詳細記錄酒類商品流通信息。《隨附單》附隨于酒類流通的全過程,實現酒類商品自出廠到銷售終端全過程流通信息的可追溯性。

  然而在各地落實《酒類流通管理辦法》時,不少地方實行對酒類貼標,但都開始叫停了。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酒類經營者只要依法辦理了酒類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等證件,就可從事經營活動,要求經營者必須加貼備案標簽,否則就不允許其經營的酒類商品上市流通,還要罰款,其實是侵犯了經營者的自主經營權。作為主管部門,酒類監管局可行使法律賦予的行政權力,如果需要進行行政處罰,可依照相關程序進行,但不能侵害經營者的權利。

  在修水縣工商局,針對該縣經貿委貼標這一做法,一名負責人稱,實際上修水縣經貿委已要求每一批次的酒都有《隨附單》,依據《酒類流通管理辦法》中的規定,經貿委可以對沒有《隨付單》的經營者進行處罰,如果經營者經營的產品,具備了《隨付單》,則根本不需要再對每一瓶酒再進行貼標。這種貼標簽的做法,給人產生多此一舉的感覺,不但增加經營者的經營成本,而且反過來還有可能給假酒穿上合法的外衣。

  江西法報律師事務所律師肖文軍認為,其實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對酒類等專賣商品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些商品與人民群眾的生活休戚相關,甚至事關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但修水縣經貿委要求貼標并收費的做法不僅侵犯了經銷商的自主經營權。另外,修水縣經貿委強調監管目的主要是酒類市場稅收流失現象十分嚴重,這更是讓人不解,這本應是當地稅務部門監管的工作,經貿委的想法偏離了國家出臺酒類監管規定的真正意義;而且縣經貿委在沒有相關收費許可的情況下,以白條的形式收錢,更是違規,這同時也給政府部門形象在當地群眾中造成極壞的影響,有私設小金庫之嫌,因此這些違規收取的費用依法必須退回。

  修水縣經貿委究竟以白條的形式收取了多少錢?這些錢真正用到了哪些地方?修水縣經貿委要求酒類貼標的做法會不會停止?本報將繼續關注。

編輯:趙鑫
相關新聞
  • 暫無數據。。。
總排行
月排行

—— 融媒體矩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