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貫“平民化”的雪花啤酒要謀高端發展了。
年初,華潤雪花的東家華創在香港瑞銀舉行的投資研討會上披露,今年將輕微上調啤酒平均產品售價。3月初,雪花啤酒在四川市場的價格已經開始調整,漲價趨勢明顯。
一般來說,要突破低端的品牌形象,產品定價必然首當其沖。不過,除了在優勢區域市場對產品價格進行調整外,雪花力謀高端啤酒市場其實還有“更高的寄托”。那就是——純生啤酒。
雪花現正在全國范圍內力推其純生系列產品,尤其是一款8度的金標純生。
純生何以高端?
眾所周知,純生啤酒甫一誕生,便被定位為高檔次、高品位和高價位的啤酒。如今,中國啤酒市場占有率第一的雪花啤酒要謀劃高端的重炮便直接瞄準了純生啤酒,可見在中國啤酒市場上,純生品類仍然是高端啤酒的代言之一。
事實正如此。根據蘇賽特零售數據顯示,大部分純生啤酒每瓶在市面上的售價一般都在5.0元—7.0元之間,小部分在7.0元/瓶—15.0元/瓶,另一些專走夜場的更高達20.0元/瓶—30.0元/瓶。按照一般的檔次劃分標準:低檔產品<2元,2元≤中低檔產品<3元,3元≤中檔<4元、4≤中高檔產品<6元、高檔產品≥6元(單位:元/瓶)。因此,從價格方面來衡量,純生啤酒本身就是一種定位于中高端以上市場的啤酒品類。
相應的,由于售價相對較高,純生啤酒也成為不少啤酒廠商重要的利潤來源之一。根據我們普查的全國多個城市數據顯示,純生品類的銷售額份額與市場份額的比值大都在1.6左右,這相當于說,純生品類的盈利能力比所有品類的平均盈利能力高出60%。關于這一點,我們還可以從領跑國內純生啤酒市場多年的珠江啤酒中看到。根據珠江啤酒招股書提供的數字可得,2007年珠江啤酒平均銷售額為2636元/千升,高于行業平均的2260元/千升。其中,珠江純生啤酒千升酒銷售額為4683元,比普通熟啤酒高出一倍多,這就是珠江啤酒利潤高居全國啤酒業前茅的重要原因。另外,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信息顯示,全國31家重點啤酒企業中,除了百威、嘉士伯千升酒銷售收入高達6500元以上之外,其余的千升酒銷售收入基本都在3000元以下。
由此可證,“純生”的盈利能力仍然十分之強,果然不愧“高端”之名。
珠江純生的無限風光
自1997年8月21日中國第一批純生啤酒在珠江啤酒誕生至今,中國的純生之路已經走過了11個年頭。純生啤酒的推出,不僅打破我國熟啤酒一統天下的局面,也拉開了純生啤酒在高端市場的競爭格局。如今,除了珠江,全國多家啤酒企業也都于幾年前紛紛加大了對純生啤酒的投入和開發,如青島啤酒在全國已經擁有5條純生啤酒生產線,甚至連一向以低價啤酒著稱的河南,也于2008年推出了第一支“豫制純生”以謀高端。再聯系到雪花今年的一系列舉措,可以說,純生啤酒的風頭仍然一時無人能出其右。
不過,這種風頭恐怕也難抵珠江純生曾經的風光。據了解,珠江純生一經投入市場以來,高峰時期曾經占據了粵啤純生市場90%以上的份額,純生品類亦占到了珠江啤酒總銷量的一半。乃至在廣東大部分地方,尤其是廣佛一帶,人們多年來都習慣性地將“純生”等同于珠江純生。比如在廣州等地,不少消費者提到的“來瓶純生”其實已經等于“來瓶珠江純生”。
不僅如此,多年來,在產能、銷量和利潤總額等方面,珠江純生的各項經濟指標也曾列全國啤酒品牌之首。
無可否認,純生啤酒為珠江啤酒帶來了無限的風光,但珠江啤酒純生整體份額和利潤都在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一方面,青島、雪花和燕京等啤酒巨頭在加大對廣東市場份額的爭奪之外,也加大了對純生啤酒的投入。另一方面,廣東啤酒消費群體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生了局部的變化。因此,昔日“珠江純生=純生”的消費觀念也逐漸被淡化,尤其在外來人員較多的城市。在這種情形之下,今日的廣東純生啤酒市場又是怎樣的狀況呢?“入侵者”青島啤酒、雪花等在珠江啤酒曾經一家獨大的情形下,其發展狀況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