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12地震后,成都白酒市場一度陷入谷底,成都地區的白酒經銷商用“放假”來自嘲。而前不久,在與當地經銷商交談時,他們用“放晴”來形容2009上半年的成都市場。從2008上半年到2009同期,從“放假”到“放晴”,經受住考驗的成都白酒經銷商們享受著成績,并紛紛看好下半年成都白酒市場。
抵寒流,銷量恢復
據不完全估計,四川省白酒的年消費量超過20億,其中成都地區可能占到50%。2009年上半年,雖然金融危機的沒有消退,但對于成都的白酒市場來說,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沖擊。“相對于上海、廣州等發達城市,內陸城市所受的影響的確很小。”一位高端白酒的分銷商告訴糖酒快訊,“去年地震后,我們日子很難過,等于在‘放長假’,今年以為金融危機會影響,但沒想到市場反映很不錯,銷量很好。現在經濟已經開始回暖,我和很多酒商朋友都很看好下半年的形勢。”
白酒回歸“品牌論”
成都的白酒市場一直處于白熱化的競爭狀態,川酒很強,像大樹根莖一樣牢牢盤住整個蓉城,能夠來分一杯羹的外來酒少之又少。據糖酒快訊研究中心分析,今年上半年區域市場表現較好的品牌主要集中在高端酒的五糧液、茅臺和國窖1573,而中檔酒方面郎酒10年、15年表現突出,而低檔酒則以豐谷、五糧液和瀘州老窖最為出色。在這些品牌中,我們發現除了國酒茅臺,其他白酒都是本地品牌,同時也都是成長多年有一定知名度影響力的名牌產品。“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品牌,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禮盒酒今年繼續走下坡路,銷量很不好。”在某品牌白酒專賣店里,一位負責人說道。
紅酒瓜分低檔白酒市場
據了解,2009上半年雖然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高端白酒市場并沒有萎縮,筆者聯系了幾位在成都經銷高檔白酒的經銷商,他們都不約而同表示茅臺、五糧液在上半年銷量穩定,反而漲價了,主要原因在于茅臺、五糧液嚴格控貨,市場供不應求,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另外,低檔白酒市場有所萎縮,據業內經銷商分析,國內品牌葡萄酒的價格普遍偏低,很容易沖擊這一區域價格的白酒消費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