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品牌與價格并重
北京作為我國葡萄酒主要消費城市之一,其市場容量為3.9萬千升左右,銷售額可達10億元左右,并且消費量正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長。消費者在商家的競爭中逐漸成熟,表現出特有的消費習慣。
據市場調查發現,北京消費者購買葡萄酒主要為了日常飲用、商務宴請、私人約會和走親訪友作為禮品贈送。其中,20元/瓶—70元/瓶的中低價位葡萄酒的70%多用于日常飲用,70元/瓶—300元/瓶的中高價位葡萄酒主要用于商務宴請、走親訪友送禮、私人約會,300元/瓶以上的高價位酒主要用于商務宴請和走親訪友送禮。走量最多的是30元/瓶—100元/瓶左右的葡萄酒,主流品牌包括國內的長城、龍徽、豐收、王朝、張裕、威龍。
日常消費多集中在AB類酒店、商超,主要是華夏長城、沙城長城、龍徽等品牌;商務宴請多集中在A類酒店,主要也是長城系列產品、龍徽、王朝,還有進口酒;送禮多集中在家樂福、沃爾瑪等大賣場,ASC經營的系列葡萄酒因其包裝精美,也深受消費者喜愛;私人聚會主要在私人會所、夜場,主要是張裕等高檔窖藏酒。
年輕消費者由于了解的葡萄酒知識多,消費時非常注重產品品牌、質量,價格也是決定消費的主要因素之一,他們會在同一價位中選擇質量最好的葡萄酒。而年齡相對較大的成功人士消費時,品牌影響力是第一選擇要素,消費集中在圈內經常見到的、質量優良的產品,價格居于次要位置,消費的主要是品牌文化。北京消費者雖然品牌意識很強,但是在商場購買時,受促銷影響也很大,價格往往成為購買與否的主要因素。酒店消費則主要與促銷人員的推銷有關。
北京葡萄酒購買渠道以餐飲、商超、夜場為主,煙酒店、批發市場等為輔。
品牌:土洋各占半壁江山
北京葡萄酒市場逐漸結束了前幾年的“戰國時代”,出現了品牌聚集效應,國產葡萄酒和進口品牌各占半壁江山。
北京市場上品牌知名度較高的品牌是長城、龍徽、豐收、茅臺干紅、王朝、張裕、威龍等,其產品都有相對穩定的消費人群。華夏長城、沙城長城、龍徽、豐收走量不錯。
隨著長城三家合一,北京市場上促銷力度加大,在沃爾瑪、家樂福等大賣場進行買送、降價等活動,銷售處于領先位置,尤其是主流價位在38元/瓶—170元/瓶之間的華夏長城銷勢很好。
龍徽葡萄酒依靠地域優勢和產品質量優勢,已經形成了固定消費群體,消費者認可程度很高。
豐收則依靠北京老牌和物美價廉的優勢,多年來一直是北京本土居民的首選品牌,其具有北京風格的包裝,深深吸引著大量來京人員。
王朝、張裕則依靠品牌優勢,在商務場合被選擇。
威龍品牌,主要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依靠10多元一瓶的價格優勢,吸引著低端家庭消費人群。
前幾年,通化、新天、容辰、華東、白洋河、莫高等市場開拓力度較大的品牌,近些年,在北京市場表現相對平靜,銷售主要集中在了二類店,個別一類店也有產品,但是量相對較少。近兩年,河北昌黎產區的妙紅葡萄酒的銷售快速提升。
進口酒在北京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來自法國、澳大利亞、智利、西班牙、美國等30多個國家,產品品類、檔次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