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的標準是什么?專業的說法得問專業人士,但即便是在菜市場里打散酒的老漢,多半也能蹦出一句“酒是陳的香”。
受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若干年前“年份酒”概念剛推出時,就受到了市場的普遍歡迎。市面上各種“窖”、“坊”、“10年”、“15年”等與年份酒有關的產品數不勝數,價格上也紛紛“拔高”,一度引起行業內關于白酒高端化的熱議。
然而,隨著市面上的年份酒越來越多,甚至有些建廠不足10年的酒廠為了追逐高額利益,也公然推出了20年、30年的年份酒,這種魚龍混雜的局面直接導致了年份酒的信任危機。加之年份酒行業標準缺失,不僅消費者弄不明白,有些酒廠也說不清楚年份酒到底是個什么標準,更加劇了消費者對年份酒的疑慮。目前,年份酒市場已經漸失往日的輝煌,要扭轉頹勢,年份酒必須找到一個實實在在的支撐點,讓消費者明明白白知道年份酒究竟“陳”在哪里。
“洞藏”讓年份酒更實在
近年來,關于洞藏白酒的討論成為行業內的熱點,也讓年份酒市場透出了一片曙光。
洞藏酒和年份酒本身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二者都肯定了貯藏的重要性,不同之處在于,年份酒更強調白酒貯存的時間,而洞藏酒更偏向于白酒貯存的方式。相比于看不見、摸不著的“年份”概念,“洞藏”概念則更加具體,“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如此耳熟能詳的詩句,即便是普通消費者,也能感知和認同洞藏白酒的內涵。
此外,由于受自然資源條件、貯藏工藝的制約,很多企業不具備生產洞藏白酒的條件,這樣既保全了洞藏白酒的稀缺性,也能避免各種面目的洞藏白酒在市面上“東施效顰”。
相比于在酒窖中老熟的普通年份酒,山洞中的恒溫恒濕以及微生物條件對原酒的保存和后天的老熟、生香能起到獨特的作用。
現任四川文君酒廠產品策略及發展董事的著名調酒大師吳曉萍曾表示,在洞里存放一年相當于洞外存放三年的效果,酒的雜質釋放更加完全,口味更加醇厚。即便是普通消費者,也能品嘗出洞藏白酒的妙處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