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酒簡稱“閩酒”,福建不是白酒產量大省,也沒有在全國叫得上號的品牌。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中投顧問食品行業首席研究員陳晨認為,由于缺乏資本輸入與運作,福建白酒產業目前遠遠落后于其他省份,外省品牌占據福建白酒市場的主導地位。
相對于其他省份,福建白酒產業顯得很弱小,年產白酒1.7萬千升左右,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屈指可數,最大白酒企業亞洲釀酒廈門公司、廈門巷南釀酒公司以及雄居閩北的福建黃華山釀酒公司三大企業一年合計銷售白酒比不上一個一線品牌。
目前幾乎稍有名氣、成規模的白酒品牌都涌入福建,福建白酒市場上,85%的白酒全是外省品牌,省內主要白酒品牌年銷量超過億元的廠家只有亞洲釀酒(廈門)有限公司,其丹鳳系列白酒深受當地消費者喜愛。在福建暢銷的主流品牌,主要以川酒、黔酒、皖酒為主。
中投顧問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白酒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在泉州,五糧液是高檔白酒市場上的主導品牌,皖酒系列和洋河系列是中檔白酒市場上的主導品牌,瀘州老窖也是一個強勢品牌,地產的丹鳳高粱酒也有不錯的市場表現;在廈門,高檔市場上五糧液、劍南春占優勢,中檔市場上以丹鳳佳釀、皖酒系列為主導品牌,低檔市場上尖莊、綿竹大曲和丹鳳高粱酒、米酒三分天下;在福州,“茅五劍”幾乎占據高檔市場的全部份額,皖酒、瀘州老窖、古井占很大的中檔市場份額,低檔市場上尖莊、綿竹大曲、德州高粱酒三分天下。
陳晨認為,閩酒企業在市場的運作觀念上,無論是同川酒、黔酒企業相比,還是同鄰近的粵酒、贛酒相比,均沒有形成強勢市場。由于缺乏資本輸入與運作,福建白酒產業目前遠遠落后于其他省份。
目前,福建本地酒只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中高端幾乎全被外地品牌占領。和全國多數地方一樣,以“五糧液、茅臺、劍南春”為首的三架馬車在高檔白酒的龍頭地位無可撼動,多年來奠定了福建高檔酒的基本格局。皖酒、稻花香、古井貢、金六福、洋河等占據中端市場。
在低端市場,多以本地酒為主,低檔白酒名目繁多,紛爭激烈。而低檔白酒也少不了外省的綿竹、二鍋頭、尖莊等。本地產白酒表現較好的有亞洲釀酒廠的廈門高粱酒、米酒、丹鳳高粱酒、百世威的米酒,龍巖永定的中華米燒酒以及建歐黃華山米燒酒等。
陳晨認為,“振興閩酒”的口號已經喊響多時,但是目前卻看不到振興的成績。在本地品牌中,只有武夷系列和丹鳳系列較有知名度,可仍沒有發展成為強勢品牌。相對于外地品牌,福建白酒產業要走的路還很長,未來幾年內,福建白酒市場的競爭格局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