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李渡酒業不負眾望,終于做出了一款能夠拿世界級大獎的產品——李渡高粱1955。但是這款產品有兩大‘缺點’:貴+簡陋。除此之外,全是優點!李渡高粱1955零售價380元/瓶,上市不到10個月,居然破了千萬元銷售額。目前,仍然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可謂是‘一瓶難求’!所以,我認為李渡是‘工匠精神’的真正受益者。”9月12日,全國人大代表、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在中國白酒工匠精神研討會上如是說。
9月12日,江西李渡酒業有限公司在千年古鎮李渡舉辦中國白酒工匠精神研討會暨國寶李渡第三屆封壇文化節,著名白酒專家高月明、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劉員、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英雄聯盟盟友代表、酒類銷售企業代表近千人參加了會議,《華夏酒報》和《釀酒》、《新食品》、《糖煙酒周刊》、酒業家、酒業財經等20余家媒體代表一起見證了此次盛典。
兢兢業業用心做一瓶好酒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工匠精神”后,每個行業都在熱議什么是“工匠精神”,也都在尋找各自領域的“工匠”代表。
著名白酒專家高月明在白酒行業摸爬滾打65年,是五屆全國評酒會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在中國白酒工匠精神研討會上,高月明提出,“工匠精神”不是指個人,而應該指群體。高月明以煙臺試點、茅臺試點、黑龍江試點三個試點為例論述了“工匠精神”的群體性力量。中國白酒的進步是試點起家,第一個點是煙臺試點,經歷了體驗、實踐、科學數據化三個階段,在煙臺操作法的三個階段中,工人階級是真正的創造者。
談到“工匠精神”,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建議學習德國企業。德國工業一直領先全球,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德國一個生產工業縫紉機用的機針的工廠,三代人只為了做一根針,為的就是做到極致;后來日本一家企業搶占了不少市場份額,但是德國的工廠仍然沒有改變,最后許多客戶又回到德國工廠,原因是德國產品的價格是日本產品的7倍,但使用壽命是其17倍之多。馬勇表示,釀酒工人的匠心精神,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企業應該多考慮技術、產品風格等問題,少問點盈利的問題,賺錢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中國白酒的“工匠精神”就是愛崗、敬業、執著,兢兢業業做出好酒。
李渡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
“如果中國企業都重視用工匠精神來管理、來打造品牌,這對社會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在談到白酒“工匠精神”究竟該如何來落地時,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認為,可以從行業龍頭企業茅臺得到啟示,為什么茅臺一年有300多個億的利稅?這跟茅臺酒廠一直在堅守的幾樣東西不無關系:一是堅持原料不變,二是水源不變,三是堅持傳統工藝不變。但是他們有一樣東西在變,那就是檢驗檢測設備一直在優化,他們現在使用的設備是行業里最先進的,代表了行業的最高水平。
最近,吳向東去了一趟勁牌公司調研,發現他們把釀酒的地方都建在了山溝溝里,他向勁牌董事長吳少勛詢問了緣由,吳少勛說:“為了水源,我們必須選擇在這里。”這讓吳向東意識到,白酒行業的“工匠精神”應該從環境保護開始,一定要確保水源好、原料好、菌種好,再加上系統的“工匠精神”管理,重視釀酒老技師,讓更多的熟練技師能夠安心待在企業工作,那么,我們想要釀出好酒就指日可待了。
其實,李渡酒業就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在去年9月舉行的(貴陽)比利時布魯塞爾世界烈性酒大獎賽上,552個參賽酒品,“李渡高粱1955”與“53度飛天茅臺”等8款產品同獲大金牌。布魯塞爾世界烈性酒大獎賽號稱全球規模最大、參賽廠商最多、評審機制最科學公正、擁有權威評酒大師最多的國際酒類比賽之一,有“酒中奧斯卡”之美譽。
那么,“李渡高粱1955”究竟好在哪里呢?李渡擁有釀好酒的條件:這里地處贛撫平原,地肥水美,從古至今都出好酒,王安石“聞香下馬”、晏殊“知味攏船”就是出自于李渡;李渡酒廠的遺址里發掘出的元明清窖池中的窖泥和酒糟,經過科學研究,發現里面的微生物還有活性,因此李渡酒業在全國首家試點了國家文物的“活體保護”,用這些老窖泥培育的窖池,生產的酒風味獨特,品質很高。但為什么前幾年李渡酒業的發展不如許多名酒廠?吳向東認為,那是因為李渡酒業沒有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所以,吳向東一直跟李渡酒業董事長湯向陽強調,不要跟任何廠家發生正面競爭,只要把自己的這一瓶酒做好就可以了。
吳向東是這樣要求的,湯向陽更是這樣做的,他把“工匠精神”貫徹到了李渡酒業生產的每一道工序中,兢兢業業只為用心釀造一瓶好酒,終于做出了一款能夠拿世界級大獎的產品——李渡高粱1955。
差異化跨界營銷的有益探索
“時隔兩年,我再來李渡,此景喜人,此酒醉人。更喜李渡百尺竿,三杯過后盡開顏!李渡酒業已經從山重水復的摸索走到了柳暗花明的春天。這種結果,是酒廠對中國白酒價值回歸市場的迅速反應,是酒廠對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個性消費潮流的精準把握,是酒廠對白酒轉型實現差異化跨界營銷的有益探索。”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劉員在中國白酒工匠精神研討會暨國寶李渡第三屆封壇文化節上這樣表達他的親身感受。
如今,李渡酒業已經重新崛起,成為進賢“七個一”特色產業的一張名片,正如李渡酒業所在地進賢縣縣委書記鐘益民所言:李渡酒業2008年與華澤集團合作以來,進一步更新了理念,激發了活力,弘揚了文化,唱響了品牌,加快了發展。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白酒釀造的無字史書。李渡高粱1955也在2015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酒評比中,榮獲大金牌獎。他希望李渡以這次研討會為契機,大力弘揚“工匠精神”,以技術創新做精酒產品,以理念創新做深酒文化,推動釀酒制造業與文化旅游業融合發展。
在國寶李渡第三屆封壇文化節現場,李渡酒業董事長湯向陽重磅推出三項新舉措:第一,一次推出李渡30年限量版、李渡高粱酒首金紀念版、李渡金高粱酒、李渡特級原漿酒等4款新產品;第二,國寶李渡眾籌方案正式啟動,眾籌價200元、團購價500元的限量老酒產品上線;第三,李渡知味軒餐飲加盟體系簽約,李渡酒業提供1~2款專銷產品供知味軒餐飲體系獨家經銷。
“目前,我們已經將李渡酒廠遺址打造成了南昌的一個旅游景點,而且還附帶開發了像酒糟冰棒、酒糟花生、酒糟雞蛋、酒糟魚等很多特色的衍生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同時,我們還陸續開發出一些休閑性項目,比如知味軒酒道體驗館……”在湯向陽規劃的藍圖里,就是建立以酒為中心,圍繞酒文化、生態釀酒等做產業的延伸,從而實現從白酒產業到白酒體驗旅游行業的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