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獲得了一份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在10月24日下發到總代手上的名為“關于產品價格調整”的通知,通知對此次漲價情況進行了詳解。
總代溝通函
通知指出,我司自2014年6月公布出廠價下調至今,連續30個月維持當時的出廠價不變。在此期間,隨著市場的變化和經濟的發展,我司綜合運營成本在不斷攀升,為公司的經營績效帶來挑戰。
為使公司繼續保持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和潛力,公司決定自2016年11月24日起,調整旗下臻釀八號系列和井臺系列產品的出廠價,同時,鴻運系列和晶瑩裝系列亦做相應調整。
于此同時,我司也深深理解各客戶在過去30個月中也保守成本上升帶來的挑戰,因此我司建議各市場也調整銷售價。(該建議僅供參考,由客戶根據自身運營情況自行決定。)
從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水井坊并非全線產品進行了價格調整。而這一點也在隨后記者對水井坊方面高管的采訪中獲得了證實。據該高管透露,此次并非全線產品上調價格,而是將核心產品價格進行了調整。
“比如天號陳的出廠價此次并未作出調整。”而調價幅度,據透露為每瓶10元錢。“我們用1個月的時間讓經銷商進行調整,11月24日漲價行為才正式生效。在終端零售價方面,我們建議臻釀八號價格每瓶順漲10元錢,而井臺則相對高一點。”
漲價的三大原因
關于漲價原因,該高管的說法與通知一致。也是指向了“成本”二字。
記者查閱水井坊剛剛出爐不久的第三季度報告看到,今年前三季度,水井坊營收7.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38%,凈利方面為1.49億元,同比上漲110.6%,而在營收總成本方面,也增加了8000多萬元。
而在9月27日,記者對水井坊總經理范祥福的專訪中,范祥福也談到,2015年水井坊一直處于砍費用,降低成本之中,而在今年6月份開始增加重點市場的投入工作。而配合新省代的扁平化模式的公司人員也在不斷增加之中。“目前我們營銷團隊有200多人,還在增加中。”范祥福當時表示。
隨著銷售勢頭的好轉,水井坊的區域版圖有望擴大,其費用投入無疑將繼續增加。此次上漲核心產品出廠價是其應對的舉措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零售價300元的臻釀八號是目前水井坊占比遙遙領先的單品,這只大單品出廠價的上漲,勢必為水井坊帶來更好的利潤。
“水井坊是一家務實的酒企,賺錢是其重要目標,成本加大,就要在增收上想辦法。”有業內人士這樣解讀。
除了成本外,有經銷商認為,臻釀八號目前在核心區域消費者中有了性價比高的印象。“此次名酒呈現出了普漲之勢,給水井坊等二線全國性名酒留出了不少市場空間,10元的漲幅消費者能夠接受。畢竟在這個價格帶上競品并不多,這個漲幅風險性不大。”
而在記者對范祥福的采訪中,范祥福也曾提到,今年隨著氛圍的好轉,以臻釀八號為例,其在核心市場上一批價比去年同期每瓶上漲了15元。這或許也給了水井坊調整價格的底氣。
另外,據了解,目前水井坊基本已經完成了全年任務,重塑高端、超高端品牌形象應該是其接下來的目標。值得注意的是,據了解此次零售價在600多元的典藏系列并未在漲價文件中。由此可以看出,對于重回高端、超高端陣營,水井坊采用的是謹慎的小步方式進行。
略顯低調的次高端市場
今年以來,提到“漲價”兩詞,想到的必然是高端白酒市場上屈指可數的幾家企業的熱鬧狀態。
茅臺,出廠價未漲,繼續819元,據了解,明年該價格也不會做出調整。不過,在一批和終端環節,今年則顯示出了高歌猛進之勢;
五糧液方面,年內兩次恢復性調整出廠價,目前到達739元,一批價也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00元左右,隨著控貨政策的下達,春節前,一批價必然還將繼續上漲。年內順價可以期待。
國窖1573,年內三次停止供貨,目前執行的是價格雙軌制,計劃內配額結算價不變,計劃外配額價格為660元/瓶。此外,計劃內結算價加收20元/瓶保證金。不斷政策引導之下,據了解,已經實現順價。
夢之藍,今年增速30%,全年銷售規劃超額完成,從10月1日其到春節銷售前,全面停止供貨。可以預見的是,下一步的漲價已經箭在弦上。
在高端白酒陣營今年一路在價格上高歌猛進之時,似乎給次高端市場留下了足夠的市場和價格空間。但是,從今年目前情況來看,有代表性的幾家次高端名酒顯得低調而謹慎。
此前,有媒體報道,劍南春上漲出廠價。而實際上,截止今天為止,劍南春并未上調一分錢的出廠價,只是在營銷費用上減少了一項。“每瓶少投入了幾元錢。”
紅花郎方面,今年同樣沒有調整出廠價,堅持做價格的回復工作。以紅花郎10年為例,目前通過新包裝紅十的上市、針對消費者促銷活動的開展及品牌的持續重磅打造,已經順利的將終端價格恢復到了原有價格帶上。
舍得方面,據記者所知,今年出廠價同樣沒有調整,和劍南春一樣,在營銷費用上減少了10個點左右。
由此可見,此次水井坊上調10元錢出廠價,在次高端市場上,已經算是高調之舉了。
不過,就記者所得到的目前四家業績情況來看,大多數的單品在今年都獲得大幅度的增長。
“高端上漲雖然留下了看似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價格空間,但是,在次高端市場上,全國性名酒還要面對各地方性名酒的競爭,競爭環境比高端更惡劣。同時,目前的300-500元價格帶上,聚集了龐大的商務人士,他們的需求旺盛。這個價格帶是理想的,不隨意漲價是穩妥之舉。”有業內人士分析道。
“今年酒業才開始進入恢復階段,在調整期中,大多數次高端酒企同樣受到沖擊,下滑嚴重,今年對于他們來說,‘恢復’才是核心詞語。”也有業內人士這樣認為。
不過,也有這些品牌的經銷商認為,經歷今年的恢復之后,這些有一定品牌力的次高端品牌應該在明年會迎來價格的逐漸上漲。畢竟價格代表著價值,代表著品牌力。“目前光瓶酒市場、地產名酒都在順應消費升級之勢,對價格進行調整,次高端市場上的全國性名酒品牌在恢復元氣后,不應該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