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酒鄉,天高云淡,美酒飄香,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內機器轟鳴,車水馬龍,一瓶瓶包裝精美的伊力特酒裝載上車駛出廠區,一顆顆飽滿質優的小麥、大米等釀酒原料運入廠內,到處是一派繁忙興盛的景象。
在伊力特公司酒一廠包裝車間,一群充滿青春活力的90后大學生新奇地看著流水線上一瓶瓶晶瑩剔透的伊力王酒。在伊力特工作近40年的酒一廠黨支部書記吳新強如數家珍地講述著伊力特歷史,產品特性,工藝流程等。這是伊力特引進人才,加快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6月以來,伊力特2000多名員工驚喜地發現,企業正發生著變化,一道道惠民、營銷、技術改造等決策相繼出臺,從品牌建設、項目投資、薪酬設計,到內部市場化改革與外部市場接軌,改革如影如隨,催生著伊力特蛻變與成長。
2016年是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60周年,也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有著紅色血脈的伊力特也迎來了新一屆領導核心。他們肩負起上級黨委的重托,全體員工的期望,承擔起推動公司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重大責任,深知重任在肩,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帶領伊力特員工踏上新征程鑄造新輝煌。
撬動內外活力的杠桿,鍛造全流程競爭力,體現一家企業現代化程度的,除了科技,更重要的是管理。
面對伊力特成長的短板、調整的陣痛、轉型的溝坎,新一屆黨委班子立足基本面,審時度勢,認為事物發展總是與各種矛盾相伴相生,有矛盾就有風險,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大路小路只有行動才有出路。在當前白酒困難期,更要彰顯出改革敢啃硬骨頭,勇于涉險灘的膽識和定力,正確認識伊力特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市場調整,科學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歷史機遇,抖擻真抓實干的精神,拿出破解難題的硬招,破解新常態下的發展難題。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著眼于員工利益,企業發展目標,新上任的董事長陳智帶著關乎企業發展的12個核心課題,在機關部室和基層單位展開調研,輕車從簡,一個個部室、一個個單位、一場場座談會,直面問題,簡單明了,聽真話、講實情、談發展。
在酒一廠調研會上,時任廠長李強反映到,我們現在一線管理人員文化水平較低,70%都不是大中專生,有實際工作經驗,但理論水平達不到,選個班長都不好選,造成管理水平低。董事長陳智娓娓道來,人才引進這一塊確實是我們的劣勢,因為我們遠離城市,缺少一些城市功能,現在一些年輕人寧愿在城里拿兩千元,不愿在你這里拿五千元,這就要求我們在人才培養上應以社會為輔,企業為主,我們要培養一些技校生,經過工作實際鍛煉,不斷送出去培訓提高,成為企業有用人才。
在各基層單位調研座談會上,員工提出績效改革,人才斷層,就餐環境,包裝集中生產,建停車場等話題,陳智董事長神情專注聽取員工發言,記錄在案,還不時詢問詳情,互動交流,會場里爆發出歡快笑聲和掌聲。
圍繞調研成果,伊力特結合企業實際,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惠及民生,加快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面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范圍招收初高中畢業生100名,由第四師伊犁職業技術學校定向培養一批釀酒包裝工藝專業人才;面向社會招聘人才,專業涵蓋財會、文秘、生物工程、食品檢驗、工程管理、環保、機電、倉儲等,都是伊力特急需人才,第一批30人已經到崗實習。
投資120多萬元改造升級基層單位和機關食堂。
投資160萬元安裝視頻監控系統。
全面啟動勾儲包裝中心組建工作。
釀酒三廠污水處理系統重新設計建設。
科學合理完善薪酬體系設計,從釀酒崗位開始試點,執行固定工資、效益工資7:3比例。
召開經銷商座談會,穩步推進經銷模式改革,加碼疆外市場推廣力度,將華中和華南市場作為主攻區域,積極擴大增量市場。
東方風來滿眼春,鵬程萬里英雄路。新班子決策科學,作風務實,辦事高效,措施有力,深深感染著伊力特廣大員工的心,他們堅信只要把信心化為干勁,讓汗水孕育果實,攻堅克難不松勁,改革創新不停頓,就一定會讓伊力特跑得更加穩健有力,昂首邁向建設小康社會的美好明天,書寫更加精彩的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