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印務一分公司彩印車間的最深處,膠印機正在工作中,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堆紙臺隨紙張減少緩緩升起,機械手靈活地將紙張分離傳遞至印刷部分進行印刷,印刷完畢的紙張隨后被傳送至另一頭的堆紙機,在這頭,堆紙機隨著紙張的增多緩緩下降,就這樣數以萬計印刷好的瓦楞彩箱面紙開始源源不斷地運往下一道工序,為初出茅廬的我拉開了車間音樂會的幕布。
在印務一分公司,機械設備隨處可見,鋼鐵的音符交織成一曲宏大的交響樂。聆聽這首鋼鐵交響樂,印務一分公司的風采在我面前一一呈現。進入印務一分公司瓦線車間,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瓦楞紙板機,卷筒原紙由無軸紙架引入瓦楞機,展開了交響樂的第一樂章“瓦楞奏鳴曲”。生產瓦楞紙板是瓦線車間工序的第一步,從瓦楞原紙到瓦楞紙板要經過原紙軋制成波紋狀、貼面、烘干冷卻、壓痕、分紙、切斷等步驟,這些步驟全是通過瓦楞紙板生產線完成的。
緊接著第二樂章“印刷”開始奏響。印務一分公司生產工藝有兩種:膠印印刷和水性印刷。膠印印刷是白板紙經過裁切、印刷、覆膜后與瓦楞紙板裱合、模切,每一個步驟都對應一個機器:裁切機、膠印機、貼面機、模切機。而水性印刷操作就簡單多了,對瓦楞紙板的印刷、開槽全部由水性印刷機完成。
最后進入了交響樂的終曲“裝訂”。不論哪種生產工藝都是兩種方式裝訂:半自動釘箱機和人工裝訂。印刷模切好的紙板進入半自動釘箱機,出來時就裝訂好了;人工裝訂,同樣離不開裝訂機,因為還離不開人力操作,所以稱作人工裝訂。
印務一分公司車間里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如此新奇,機械化生產奏響了鋼鐵交響樂,為企業帶來了生產效率的提高和勞動強度的降低,雖然這里的設備陪伴員工們經歷了多年的風雨,印刷效果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印務公司最近采購了一套先進的全自動五色水性印刷機,我相信印務一分公司也將會搭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列車,在自動化進程中不斷前進,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
鋼鐵交響樂奏響的同時,身穿藍色制服的工人們在機器間穿梭著,演繹著他們的協奏曲。瓦楞機中部,工人開著叉車將原紙放在無軸紙架旁,兩名工人相互配合著將原紙裝入無軸紙架。瓦楞機另一頭三名工人將斷切好的瓦楞紙板整齊地堆碼在托盤架上,還有一名工人在瓦楞機旁將切出的邊角料撥到一旁,使其不影響機器的運作。所有人之間默契十足的互相配合著。
膠印機的一端,最后一張白板紙被傳送走,工人立即按下停止按鈕,另一人將早已準備好的紙張放入堆紙機,機器再次開工,整個動作快速順暢,不過一眨眼的功夫就完成了,仿佛機器從未停止。另一端印刷好的紙張同樣流利的被工人取走,人與機器間配合的天衣無縫,融為一體。
音符在車間里流動,揮灑汗水的工人們相互協調,與機器密切配合,共同演奏藍色協奏曲,在追求完美和極致道路上永不止步。恢弘的鋼鐵交響曲是印務一分公司的硬實力,協調的藍色協奏曲是印務一分公司的軟實力,這場音樂會讓我看到了印務一分公司從未停止對軟硬實力的提升,不斷追求卓越,讓車間音樂會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