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酒窖、晾堂……日前,一個個印證“中國酒都”昔日釀酒盛況的遺跡,在醬香酒味彌漫的茅臺鎮曝露出來。
4月9日,由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主辦,遵義市酒業協會、仁懷市酒業協會、貴州酒中酒(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宋代官窖發布會”在貴州仁懷茅臺鎮向陽村的遺址現場舉行。這是貴州迄今為止出土的最為全面的宋代釀酒作坊遺址。作為中國醬香酒的發源地、原產地和主產區,茅臺鎮需要更多的歷史、文化方面的史料、理論、文物遺跡來做支撐。現在,宋代官窖遺址的發掘和出土,為中國醬酒之心茅臺鎮寫下了有利的注腳,為偏遠的貴州酒文化找到了歷史自信。
“宋代官窖”此中藏
仁懷是中國酒都,以悠久的釀酒歷史和醬酒文化享譽海內外。據實物考證和文獻記載,早在殷商時期,仁懷地區先民就有釀酒飲酒的習俗。西漢時期已釀造出令漢武帝贊曰“甘美之”的“枸醬酒”。明清時期,釀酒已成為仁懷人的一大副業。宋代官窖的發現,將茅臺鎮的白酒釀造歷史提至宋代。
1984年7月,仁懷縣中樞區紫云鄉向陽大隊新街生產隊(今茅臺鎮向陽村街道村民組)支部書記蘭朝江,雨后在自家責任田,發現了沖刷出來的石缸、石窖等物。因為他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價值,便就地掩埋。
2008年,貴州酒中酒集團子公司古鎮酒業在興建醬香酒生產基地時,得知了這一消息,深明大義的蘭朝江把石缸、石窖等物全部捐獻給古鎮酒業。古鎮酒業酒業負責人隨即委托考古、釀酒方面的專業人士,對發現石缸、石窖的地域進行清理發掘,并遷建一棟黔北民居到遺址處,對其進行保護。
2016年,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前往“宋代官窖”遺址現場實地考察,對石缸、石窖等相關遺存進行多次考古學考察,并作出了初步鑒定意見。
在2016年12月3日,一個規格更高的考古專家組來到現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子今,國家博物館考古部主任楊林,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古人類學研究員安娜·唐布里克爾,第三次對“宋代官窖”遺址進行了更為詳細和科學的考古考察。在4人聯合簽署的鑒定意見書上,他們寫道:“我們初步認為這是一處宋代晚期的物質文化遺存,是探討、研究該地區文化、釀酒工藝等難得的實物性資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意義。”
至此,一個深藏茅臺鎮數百年的“宋代官窖”面世了。
彰顯“非凡匠心”
4月9日上午,《華夏酒報》記者來到位于古鎮酒業醬酒文化紀念館內的“宋代官窖”遺址,觀看了6個方形發掘坑(窖池),窖池壁上條石的菱形圖案、卷枝花卉等清晰可見。
除了窖池,同期出土的六角缸也展示出來,六角缸為石雕仿木架造型,下部為圓形底座,缸體為下小上大喇叭口六角形,外飾仿木構花架,每一面原都有石雕裝飾。
現場考古和釀酒專家介紹,這一遺址的釀酒作坊要素十分完整,“經復原后,是目前全國最大、最早的宋代窖池”、“堪稱中國白酒工藝的活化石”、“宋代醬香酒的窖池,竟然就具有非凡匠心”。
“這一釀酒作坊遺址的出土,將茅臺鎮的白酒釀造歷史提前到了宋代,向前推了幾百年。”貴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曹波對《華夏酒報》記者表示,這些石缸、石窖,印證了醬香酒特有的回沙工藝的形成過程。這對研究醬香酒工藝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貴州酒中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本強認為,宋代官窖的發現,是仁懷白酒業界的一件大事,值得大書特書,值得深入宣傳,對仁懷釀酒的歷史拓展、仁懷醬酒文化的豐富和仁懷白酒產業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宋代官窖是仁懷白酒業界的寶貴財富,是大家的共同資源。我們要共同做好保護和宣傳工作,為做大做強仁懷白酒產業發揮它最大的價值和應有的作用。”
目前,古鎮酒業已建成了醬酒文化紀念館,被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并掛牌。考古專家們認為,“這樣的開發利用,就是對遺址最好的保護,更是對醬香酒工藝的最好傳承。”他們還提議,深化遺址的后期的學術研究,特別是在醬香酒工藝的流變等方面,要力爭有所發現。
“宋代官窖”的非凡價值
當前,中國酒類市場已出現了新變化。現階段,酒類行業復蘇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在消費者主權時代,酒類消費回歸到理性水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市場發展提出新要求,個性化、特色化酒類消費需求快速增長,文化內涵空前凸顯。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在致辭時表示,宋代官窖的發現,進一步傳承和宣揚了茅臺鎮的白酒文化,讓外界認識和了解了茅臺鎮的深厚底蘊和神秘魅力,這里獨特的歷史、環境和氣候,造就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醬香白酒。同時,也為保護和發揚中國酒文化做出了貢獻。
貴州仁懷白酒產業發達,釀酒歷史悠久。多年來,國內外專家學者一直努力探尋仁懷釀酒歷史的文化遺存,認真研究仁懷釀酒歷史的發展脈絡,以期豐富仁懷醬酒文化底蘊,提升仁懷醬酒對外影響。
當前,這件宋代物質文化遺存的發現,是“中國酒都”仁懷釀酒歷史研究的重大突破,為之提供了全面準確、有力有效的實物遺存,為研究仁懷釀酒歷史、豐富仁懷釀酒文化,提供了真實的實物證據。
不得不說,一直以來,中國白酒界對醬酒發源地的爭論從未間斷,都提出了各自的所謂證據,但誰也說不服了誰,因為這些所謂證據都缺乏說服力。宋代官窖的發現,充分說明了早在宋元時期,茅臺鎮地區的先民就已經掌握了醬香白酒的生產工藝。
客觀上說,除茅臺外,醬香酒的對外影響力、市場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與國內外其它香型的白酒相比,都是相對較低的。這既有宣傳推介投入不足、品牌打造力度不夠等主觀原因,但更多乃是缺乏能夠反映仁懷悠久釀酒歷史、展示醬酒神秘生產工藝的歷史文化遺存。
宋代官窖的發現,直接又客觀地向外界展示了悠久的釀酒歷史,必將提升了醬香酒的對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