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間,我來到新疆伊力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已有半年多的時間了。回顧這半年:我一直帶著新人特有的沖勁,擼起袖子加油干。雖然如此,我依然遇到了坎,那就是我的稿件被采用的并不多。這多多少少打擊了我的斗志。不過,在充滿正能量的伊力特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讓嚴謹細致、追求完美成為習慣
“你幫我看看這個表格有沒有問題了?”袁明月把她調整了很多遍剛打印出來的工資表遞給我。
我大致看了一下,表格在正中間,沒什么大問題,對她說:“挺好的。”然而,她看了看,還是不滿意,繼續全神貫注地修改表格。
看著認真調整表格的袁明月,我想起幾個月前她還在吐槽“明明我只是會計,把數據計算的準確無誤就好了,為什么還要把只是給自己看的表格做的完美無瑕,憑證裝訂的跟出版的書一樣整齊。”而如今,她已經開始不由自主地對不論是表格中的數據還是只是承載數據的表格都有了極高的要求。很顯然,現在的她已經向她師傅看齊,養成了嚴謹細致,追求完美的習慣。
看到和我一同入職的袁明月的改變,我開始反思自己。修改過我文章的同事曾提醒我,我總是亂用標點符號,很多時候一個自然段到了最后才有個句號,然而我并沒有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再回想起來,才發現自己差點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先不說標點符號的重要性,“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連標點符號都用不對,我還談什么寫出好文章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努力的方向之一就是對每一個標點,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精心打磨,專心雕琢,注重細節,讓嚴謹細致,追求完美成為習慣。
讓精益求精、創造極致常態化
初到印務一分公司的車間,我淺薄地以為機械設備是主力軍,人在其中的作用并不大。等深入了解后,才發現在這里也能找到匠心匠魂。
彩印車間里,機長況代成正在認真地對膠印機進行調試:調整滾筒間隙、檢查供墨供水情況等。這一系列步驟完成后,他開動機器,然后將試印出的彩色面紙拿到看樣臺和工藝單及樣板進行比對。只見況代成拿著尺子專心致志地測量尺寸,又讓領機潘林海再次測量,兩人時不時的對尺寸、顏色等是否有誤差、誤差多少討論一番,有時還會有小小的爭論,旁邊的孫源岐、雷新金偶爾也會提出自己的意見,這場面讓我誤以為自己置身于某個學術辯論場所。
之后,根據討論的結果,況代成再次調試膠印機。這整個過程就是調板,調板往往不是一步就能到位的,有時候一上午都在重復這些步驟,直到試印的結果完全符合工藝單的要求和樣板一致為止。
調板的過程很繁瑣,但負責膠印機的每個人都在用心去做,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在這里,精益求精,創造極致已經常態化了。
車間里的師傅們給了我很多啟發,想到我每次寫完文章,只是粗略的看過一遍就投稿了,與他們相比真是差遠了。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必須告別“差不多”,用心對待每一條新聞,反復推敲斟酌,讓精益求精,創造極致常態化。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從現在起平心靜氣,秉匠人之心擼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