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企業,五年內兩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我能不獎嗎?100萬相對于創新帶來的產值效益,實在太微不足道了!”在4月10日召開的青島啤酒第29個“提高質量紀念日”大會上,青島啤酒集團總裁金志國情緒激昂地說。
對于2006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啤酒高效低耗釀造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項目的有功人員,青島啤酒給予了100萬元人民幣的“總裁特別獎”。繼2002年《啤酒風味圖譜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后,這不僅是中國啤酒企業獲得的第二個國家科技進步獎,同時也是青島啤酒成為中國啤酒行業內惟一一家兩度摘取國家科技最高獎的企業。
青啤技術處處長單連菊是接受表彰的科研人員之一,她興奮地說:“雖然曾經想到會發獎,但萬萬沒想到是百萬大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獎!”
金志國總裁在談到青啤的創新機制的時候談到,只有堅持科技創新,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保持核心技術的先進性和實用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青啤深知科技創新是一個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動力,在實際中,青島啤酒采用“系統整合,機制創新”獨特的創新管理模式,重視科技創新,無論在項目籌備、科研經費、資源配置機制還是創新人員的動力機制上,都力爭為自主開發科研項目創造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金志國總裁說:“創新是科學的、理性的、需要文化土壤的,青島啤酒要讓每一位藍領員工成為知識的員工、創意的員工。”
1996年,青啤成立國內啤酒行業第一家研發中心,后來成為中國啤酒行業首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青島啤酒在自主科技創新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一項項榮耀的光環:開發了新的高效低耗啤酒生產工藝、自主選育出適合高濃釀造的酵母并成功應用于大生產、自主開發應用典型啤酒污染微生物的PCR試劑盒、國內惟一一家將啤酒釀造成熟度衡量指標由單一指標改用4個指標,國內惟一一家應用TBZ值控制麥汁的熱負荷等等。
2002年研發的《啤酒風味圖譜技術的開發應用》,成為食品行業首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企業。2006年,歷時8年完成的《啤酒高效低耗釀造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項目再次奪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據統計數據顯示,《啤酒高效低耗釀造技術的開發與應用》項目技術在青啤公司陸續推廣3年,在沒有增加設備投資的情況下,為青啤新增利稅18.97億元,新增產量212萬千升,節約用水量達1659萬噸,累計節約的用電量可供青島城鄉居民使用20多天,達到22120萬千瓦時;節約標煤24.88萬噸,累計節約資源成本3.22億元。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呼聲日益高漲的今天,這項技術標志著青島啤酒在國際領先的成熟生產平臺上再度實現成功的技術創新,帶來啤酒行業一次革命性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