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青啤已實現了無廢料生產,真正實現了企業(yè)內部的循環(huán)經濟和清潔生產。而科技創(chuàng)新成為實現循環(huán)經濟的關鍵。”日前,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金志國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據了解,青島啤酒公司通過技術改造、優(yōu)化資源,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如麥根、啤酒糟、酵母泥、二氧化碳等副產品全部實現回收資源化利用,形成了企業(yè)生產的資源循環(huán)鏈。
金志國介紹,青啤實現無廢料生產依靠的是職工的科技創(chuàng)新熱情。青島啤酒二廠要新上一條生產線,車隊隊長劉若明提出了不增加叉車,而將原來的“單叉”改為“雙叉”的設想。經過實踐,叉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車的利用率提高了100%,同等搬運量,勞動強度降低了近50%,燃料消耗節(jié)約45%左右。
啤酒包裝車間悶熱潮濕,7000平方米的車間安裝著8個15千瓦電機帶動的排風筒,每年耗電46萬千瓦,支付29萬多元的電費。即便如此,排風口仍然太少。但如果增加排風筒,設備成本和運行成本都高得驚人。
在推行循環(huán)經濟的過程中,工程技術人員提出用無動力風機代替電動排風筒的設想,即利用室內外溫差產生的氣流帶動風機將室內的濕熱空氣排出。經過論證和實施,430個無動力風機安裝進了包裝車間,改善了作業(yè)環(huán)境,節(jié)省了大量能源。
循環(huán)經濟不僅使青啤沒有了污水排放、廢氣排放,還使處理廢料所需的人工、資金、設備投入降為了零,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巨大的經濟效益。2006年,啤酒產量完成457萬千升,生產總值實現110億元,其中,節(jié)能降耗實現價值7000多萬元,資源綜合利用產生經濟效益7500萬元,公司舊瓶回收、修舊利廢重復利用產生綜合利用價值2億多元,綜合能耗同比下降6%,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10%,合計產生經濟效益3.6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