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大瓶的“金星”啤酒倒出來,然后分裝在小瓶里,用機器使勁壓上瓶蓋,“金星”啤酒就這樣搖身一變,變成了“百威”、“嘉士伯”等名牌啤酒,身價也頓時暴漲了10倍。而這樣一個“偷梁換柱”的過程,僅僅只需10秒鐘!昨日上午10點,西山工商局馬街分局的執法人員在馬街水泥廠后面的普坪上村一出租房里,查獲了2萬多瓶假冒的“百威”和“嘉士伯”啤酒。
假啤酒堆滿兩層樓
這是一棟三層樓的出租房,位于半山腰上,周圍都是飼養場,牲畜的糞便隨處可見,距離很遠就已聞到陣陣刺鼻的臭味。進入出租房,大廳中間擺放著一臺手動的壓蓋機;墻角里堆放著幾十件原裝的金星啤酒,還有“百威”、“嘉士伯”等啤酒的瓶蓋,以及大量的標簽和封口膠等制假所需的材料。出租房二樓是簡易的生產車間,房間里隨處可見垃圾和碎玻璃。整個二樓的房間里,堆滿了成品和半成品啤酒,其中,上百件假冒的“百威”、“嘉士伯”等名牌啤酒已經分裝完畢,等待運走。二樓的過道里,碼放著大量回收來的空啤酒瓶,堆得足有一人多高,幾名小工正在忙著分撿空瓶。從一樓到三樓,共有9個房間都堆放著假冒啤酒,經粗略統計,數量大約在2萬瓶以上。
鐵鍋煮酒只為變口感
在執法人員的要求下,一名小工當場為大家演示了“生產”的全過程。他將“百威”的小號空瓶分撿出來后,直接抬到大廳中間;然后,他取出一瓶610毫升的金星啤酒,手腳麻利地撬開了瓶蓋。
不顧“百威”空瓶里還有肉眼明顯可見的灰塵和雜物,也不用清水沖洗,小工直接把大瓶的金星啤酒倒出來,直接“口對口”地灌進2個300多毫升的“百威”小瓶里,再放上2個瓶蓋,用壓蓋機使勁一壓——兩瓶“百威”啤酒生產出來了。前后只用了約10秒的時間。這些假冒品的外觀看不出什么異樣,如果不是專業人士,很難辨別真偽。
“我的速度不算快,快的人5秒鐘就可以灌裝一瓶出來,一晚上可以生產上千瓶。”這名小工的話讓在場的記者吃驚不已。
在這棟樓房的后面,有一個20多平方米大小的院子,里面4個液化氣罐連接著4個大鐵鍋,每個鐵鍋里都裝滿了溫水,放著60瓶啤酒,每個鐵鍋里還有一個溫度計。執法人員說,將大瓶灌裝成小瓶,只是制假過程中一個次要的工作,而最為重要的環節是把灌裝好的啤酒放到這些大鐵鍋里慢慢加溫。據了解,因為金星啤酒的口感要濃一些,而百威、嘉士伯啤酒的口感淡一些,此舉的目的是為了改變啤酒口感,以使喝酒者難以區分真偽。水溫達到80度時啤酒的口感最好,高一點、低一點都不行。加溫的另一個目的,則是為了增加瓶中的氣體含量,只有對灌裝后的啤酒進行加溫,才能達到開啟瓶蓋時“冒泡”的效果。
假酒利潤高達10倍以上
“將金星啤酒灌裝成百威、嘉士伯等名牌啤酒來銷售,完全就是制假、售假,是針對消費者的欺詐行為。不光侵犯了別人的商標權,而且沒有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衛生條件也不達標。”西山工商局馬街分局的負責人介紹,前幾天接到群眾的舉報后,他們經過周密部署,昨天上午果斷出擊,在這里查獲了這批假冒名牌啤酒,6名制假人員也被當場逮住。經初步調查,假冒啤酒的數量至少在2萬瓶以上,如果全部賣出去的話,總價值至少在10-20萬元左右。
據了解,這個作坊的幾名小工都是東北人,估計老板也是東北人。這些人從KTV、夜總會、酒吧等場所回收“百威”、“嘉士伯”等名牌啤酒瓶,然后將金星啤酒灌裝進去,最后又賣回到這些場所。一瓶金星啤酒就2-3元錢,而灌裝出來后賣到KTV和酒吧的價格則是10-20元一瓶,利潤至少翻了10倍。
執法人員介紹,目前這批假啤酒已被扣留,最后將被全部銷毀。工商部門正對此事展開進一步調查,如果制假程度達到一定規模,涉事人員將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