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產品質量電子查詢終端”的觸摸屏在北京東三環某酒店首次亮相,消費者只要拿著貼有電子監管編碼的名酒,靠近“產品質量電子查詢終端”,觸摸屏上會立刻顯示出該品牌酒的唯一監管碼、企業名稱、生產日期、批次、配料、等級等信息。如果產品有假,機器會立即顯示“該監管碼不存在”。今后,消費者在餐館就餐購買了名酒就可以用這樣的方法辨別真偽了。
北京市工商、質監、中國烹飪協會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中消協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在現場會上表示,今年將在全市大型餐飲行業推廣產品電子監管碼的免費查詢,就餐飲名酒時市民可當場查驗真假。
據介紹,按國家質檢總局的規定,9類69種重點產品今年年底前要全部實行電子監管,加貼監管碼后才能上市。
目前已有近3萬家企業的2萬多種產品實現賦碼。白酒中劍南春、水井坊、國窖、五糧醇、紅星等知名品牌已經可以直接查詢,茅臺、五糧液還尚需等待時日。由于監管碼具有“一件一碼”的唯一性,即使被仿冒,儀器會告知該磁碼已被查詢或已被復制,提醒消費者可能有假。
北京市工商局消保處處長曹中生表示,今年將在北京大型餐飲行業推廣電子監管碼的免費查詢,消費者在設有電子查詢終端的餐飲企業消費時,能夠查詢其消費產品的真偽,權益將更有保障,并且可以憑借查詢出來的信息直接向北京工商12315投訴。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楊永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