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山西省工商局通報十大典型商標侵權案件,被侵權、遭假冒的涉及煙花爆竹、茶葉、煙酒等諸多商品。
無照產銷名牌煙花
李某,無照生產并銷售假冒“金堰”牌煙花爆竹,襄汾工商根據“金堰”商標注冊人、上栗縣金淞出口花炮廠的舉報,將其查獲。當事人總價32200元的171件侵權商品被依法沒收,并被罰款47000元。
散茶披上名牌包裝
張某,從西安某茶葉市場購入“猴王”牌注冊商標包裝袋20000余個,散裝茶葉2000多公斤,進行加工。根據舉報,運城市工商局鹽湖分局將其查獲,查出其非法經營額18000元。工商部門依法沒收假冒“猴王”茶33箱,散裝茶1000公斤,侵權包裝袋13000個,并處罰張某30000元。
商販倒賣假復合肥
杜某,以每噸1550元的價格,購入假冒山東聊城魯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魯西”硫酸鉀復合肥19噸,以每噸1750元進行銷售,非法經營額32550元。上述侵權商品,被永濟工商局依法沒收銷毀,當事人被處罰款32550元。
“三全”湯圓遭假冒
平遙縣三利冷飲批發部,以每箱80元的價格從太原購進假冒“三全”牌湯圓220余箱,在當地以每箱88元的價格進行銷售。根據商標注冊人鄭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舉報,平遙工商對冷飲批發部予以查處。最終,冷飲批發部剩余的118箱侵權商品被工商部門依法沒收,同時還被處罰款28300元。
制造假“杏花村”瓶蓋
祁縣古城世輝瓶蓋加工廠,從2004年以來,未經許可,多次受托加工假冒注冊商標“杏花村”白酒瓶蓋,被工商部門查獲。當場查獲的侵權瓶蓋5000個,被工商部門依法沒收,并被處罰款25000元。
創富公司銷售冒牌塑鋼
大同市華生創富塑鋼銷售有限公司,銷售假冒注冊商標“海螺”塑鋼型材,被工商部門查獲。侵權商品、侵權商標標識被依法沒收,該公司被處罰款20000元。
假“燕京”賣給大酒店
忻州市忻府區浩海酒業,分兩次購進假冒“燕京”無醇啤酒450件,以每件46元至52.5元不等的價格銷售給忻州瑞洋大酒店、忻州市忻府區悅華酒店、忻州市忻府區梧桐嶺火鍋店,非法經營額22500元。浩海酒業,最后被工商部門處罰40000元。
個人打包銷售名酒
任某,未經工商部門核準登記,擅自從事白酒成裝、購銷業務,先后用客戶提供及自己購買的侵權包裝,成裝假冒注冊商標“汾”酒、“汾陽王”酒、“神泉”古酒等侵權白酒,被汾陽市工商局查獲。就任某的行為,工商部門依法沒收其侵權商品及包裝物,并處罰款30000元。
貼牌銷售自產商品
太原市尖草坪區新星粘合劑廠,自2005年開始,在未經山西三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授權許可情況下,擅自把山西三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商標“SANWEI”標識、包裝袋、膠帶,使用在自己生產的商品上進行銷售。由于被查獲時,非法經營額無法計算,太原市工商局尖草坪分局依法沒收廠家侵權商標標識1072套、侵權包裝袋2000個、膠帶4卷,并處罰款25000元。
家中制造系列名酒
胡某,呂梁市文水縣胡蘭鎮云周村人,在無任何合法手續情況下,在自己家中制造假冒“晉泉”高粱酒、“杏花村”系列白酒。在運往臨汾市蒲縣銷售時,被臨汾市堯都區交警部門查獲,后移交給臨汾市工商局堯都分局。就此案,工商部門依法沒收胡某假冒“晉泉”高粱白酒400箱、“杏花村”系列白酒390箱,并處罰款25000元。
另據省工商局介紹,2007年以來,全省各級工商共查處各類商標侵權案件2179件,沒收和銷毀假冒商標標識49215件(套),罰款450.3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