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6月6日,西寧市民王女士反映,她兒子今年14歲,上初中,前幾天,兒子去給同學過生日,幾個孩子喝了一瓶白酒,回到家后,兒子吐了好幾次,頭也疼得厲害。事后,王女士找到酒店理論,但酒店服務員說,一個愿買,一個愿賣,誰也管不著。這讓王女士很不解,早在幾年前,相關部門就明令酒類經營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酒類商品,難道這項規定如今竟成了一紙空文嗎?
-記者調查6月7日,記者帶著9歲的越越來到省城某超市,在一樓的酒類銷售區,雖然各類酒都標注了品名、規格和售價,但沒有一處貨柜設有“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酒類商品”的警示標志。記者讓越越代為購酒,他到柜臺前挑選了一瓶白酒,付款時,收銀員對看上去明顯是未成年人的越越只問了一句“有沒有會員卡”,并沒有對越越買酒的行為勸阻。隨后,記者又帶著越越來到一家街邊食品店,老板聽到越越要買啤酒后,二話沒說,從柜臺上取下一瓶遞給他。記者詢問老板是否知道《酒類流通管理辦法》時,他說:“不太清楚,雖然我們這里時常會有小孩子來買酒,但他們都是幫家里大人買的,我小時候也經常替大人買酒?!?/P>
-各方說法
▲疏堵結合
家住西寧市黃河路的張先生說,兒子上高中后經常和同學聚會,每次回家都喝得醉醺醺的。孩子的自制力還很差,酒后很容易出事,他認為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酒類商品是一個封堵的辦法,而家長、老師應該采用疏導的方法,比如組織未成年人參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讓他們了解酗酒的危害。
▲有難度
“一眼看出是小孩子,我們肯定不會賣酒給他,但現在的小孩成熟比較早,從外表上很難判斷他是不是未成年人?!币簧啼伬习逭f。在采訪中不少商家表示,消費者在買酒時,商家不可能要求消費者出示身份證,因此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規定執行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需要加大宣傳力度
西寧市勝利路工商所有關人士說,《酒類流通管理辦法》的出臺對防止未成年人接觸酒類商品是一種積極的措施,但目前在落實上出現了一些問題,一些商戶對法律的認知度不夠,這還需要相關部門加大宣傳力度。他說,近期,工商所將組織人員嚴查轄區向未成年人出售酒類商品的工商戶,發現這種情況后,將給予嚴肅處理。
-相關法規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確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煙、酗酒,任何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P>
《酒類流通管理辦法》規定,酒類經營者(包括從事酒類批發、零售的單位或個人)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酒類商品,并應當在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予以明示。違反規定的,由商務主管部門或會同有關部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下罰款。
-小資料
美國法律規定,商家不準向21歲以下的人賣酒,違法商販將受到包括吊銷執照、罰款等嚴厲處罰。
日本法律規定,向未成年人售酒的商店、飲食店,其營業人員或業主最高可被罰50萬日元,店家可被吊銷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