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六年的漫長官司“解百納”商標為“張裕”獨家擁有 其他品牌各想轍———
昨天,記者發現某品牌葡萄酒已經將“Cabernet”葡萄酒改名“卡本納”,以躲避可能面臨的“解百納”知識產權糾紛。
早在今年6月23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解百納”商標為“張裕”所有之后,原來市場上存在的30余種葡萄酒,將紛紛面臨涉嫌“侵權”的困境。工商部門也表示,只要張裕舉報,在市場上流通的其他品牌的“解百納”產品隨時有可能被查處。
■“解百納”商標歸張裕有品牌改名避糾紛
昨天,記者在北京一些超市發現,有的原標“解百納”品牌的葡萄酒悄悄更改名稱。如葡萄酒“CabernetSauvignon”以前翻譯的是“解百納蘇維翁”,但是現在它把名稱改成了“卡本納蘇維翁”。有銷售人員表示,可能是商家在防范侵權的風險,主動改了名字。另外一個鷹谷國際酒業的CabernetSauvignon翻譯的中文則為加本納沙威濃,并沒有使用“解百納”字樣。
■“解百納”被注冊為商標其他企業不能再用
“解百納”商標糾紛持續了六年。2001年5月8日,張裕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申請“解百納”商標注冊,2002年4月商標局下發了注冊證書。這一申請遭到了威龍、中糧長城、王朝等企業的反對。他們認為,“cabernet”一詞是產于法國南部的一種釀酒葡萄品種的名稱,“解百納”是對該法文名稱的翻譯,已經成為一類產品的通用名稱。
張裕方面則指出,1937年,經當時的實業部商標局批準,張裕公司正式注冊了“解百納”商標,70年來一直將其作為商標使用,是張裕公司的獨創性品牌。
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意見是,“解百納”并非漢語拼音固定詞匯,和“cabernet”之間并未形成固定的對應關系,而且在我國已正式公布的葡萄品種名錄中,也根本沒有“解百納”這個品種。因此不屬于葡萄和葡萄酒的法定通用名稱。
■消費者多不知內情
目前,很多超市還在銷售各種類型的“解百納”葡萄酒,而且大多放在貨架的顯眼位置。而多數購買葡萄酒的消費者對此并不知情,很多人表示聽說過“解百納”,但是對這個商標權的歸屬情況并不了解。而工商方面也表示,只要張裕拿出商標所有權的證據,對市場上銷售的其他“解百納”產品舉報,會隨時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