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修縣商貿局對酒類商品進行貼標收費管理一事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近日,永修縣委、縣政府調查此事后,召開了黨政聯席會議,叫停酒類商品貼標的管理行為。(8月5日《中國青年報》)
對酒類商品進行貼標收費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借“管理”之名,行“收費”之實,通俗地講,就是酒中榨“油”。永修縣商貿局的這一“創舉”,堪稱政府職能部門最新、最大的“發明”,不知該局是否正著手將此項“發明創造”申報吉尼斯紀錄?
當然,此項申請吉尼斯總部是不會受理的。因為,酒中榨“油”,從科學的角度上講,是不可思議也不可及的“尖端技術”;從《行政許可法》的有關規定中分析,也是亂作為、亂收費的突出表現。假如此項“發明”入選吉尼斯,勢必會在社會上興起一股借鑒、仿效之風,其后果不言而喻。
其實,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對酒類等專賣商品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些商品與人民群眾的生活休戚相關,甚至事關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有關部門在牢牢把握產品質量、真偽、價格等重要環節的同時,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服務上,幫助企業和商戶解決生產、銷售中遇到的難題,而不能被蠅頭小利熏昏了頭腦,整出酒中榨“油”之類的“創舉”來。
報道稱,永修縣叫停“貼標收費管理”之后,縣委、縣政府將召集工商、商貿等相關部門,研究制訂酒類市場流通管理辦法,想必新出臺的管理辦法,不會與油中榨“油”異曲同工吧?
酒中榨“油”,可謂“前無古人”,但愿也“后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