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縣經貿局采用板報、橫幅和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國務院《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和廣西《酒類流通管理辦法》、《家畜屠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并把被查處的未經檢疫檢驗或注水肉品拉到縣城街心廣場,向群眾解說,讓消費者辨別出不安全肉品。1至10月,該局印發宣傳資料7000余份,出版板報7版,懸掛橫幅11條,使廣大經營者、消費者提高了法律和衛生安全意識。
規范豬、牛屠宰工作,從源頭抓肉類衛生安全管理。年初,縣經貿局與屠宰經營戶簽訂《肉類質量安全承諾書》,之后不定期對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屠宰場、點進行檢查。群眾對豬、牛肉注水問題反映強烈,執法人員通過檢查發現,市場上銷售注水肉是屠商利用運輸環節在途中注水。為此,該縣要求屠宰場業主統一使用車輛配送肉品,堵死不法屠商在運輸途中對上市肉注水,確保肉品衛生、安全。通過執法宣傳,屠宰商大多數都將豬、牛帶到屠宰場屠宰。1至10月,該縣豬、牛進場屠宰分別為30544頭、4386頭,進場屠宰率為90%,注水肉得到有效控制。
落實《酒類流通管理辦法》,爭取部門和鄉鎮的支持,深入街道和村屯商店,做好酒類備案登記工作。截至10月底,辦理《酒類零售許可證》380份。一些酒類經營戶沒按規定填寫《酒類流通隨附單》,執法人員就采用倒查方法,從鄉村小賣部查起,順藤摸瓜地往上查問酒的來源,最后追到酒廠,依法查處無生產許可證酒廠、無證經營酒類或酒類來源不明的經營戶。
今年,縣經貿局對肉類、酒類專項執法19次,累計出動91人次。其中,立案查處私屠濫宰案件1起,搗毀私宰窩點1個,沒收處理私宰病害肉、注水肉450公斤,罰沒款累計1000元;查處不符合酒類經營戶7家,并責令限期整改。(楊學臻)